宁陕文化

忆往昔峥嵘岁月,望今朝国富民强

作者:程连英 来源: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0-06-12 14:52 【打印本页】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克服了各种严峻挑战,把一个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的发展中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顾70周年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们这一代人由贫困到小康,经历了科技进步最快、社会变化最大、生活方式变化最显著的一代人。我们曾面朝黄土,背靠皇天,受过劳苦,挨过饥饿,年轻时有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西装革履的期盼,成年后也享受过呼机,电视,电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十年间,地铁,高铁,飞机,超越了历代帝王的待遇。从当年以步代车,骑单车出门到现在驾驶汽车,乘坐高铁,飞机出门的平常。我们这一辈,从童年到老年,从推铁环到跳皮筋,到游遍祖国的秀美山川,人生跨越了几千年,生活品质超越了无数代。如今虽然已步入老年,但我们知足了。没有经历过兵荒马乱的战争、国破家亡的痛泣、妻离子散的悲伤。我们上老年大学、学打拳、学唱歌、学跳舞、学摄影、学书法、学养生,健康快乐每一天。我们聊微信、刷抖音、搞网购,先进科技也沾边;我们打滴滴,专车接送很方便;我们常聚会,同学朋友乐翻天。活在当下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幸运,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精准施策扶贫,城乡农村巨变

我是一名宁陕县老三届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968年12月,我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刚初中毕业的我们12人也随着这大潮到了宁陕县钢铁乡双河大队瓦房小队(现在的皇冠镇双河村)插队落户。这里是秦岭深山的一个小村,深山老林,人烟稀少,距县城百里之遥,距镇政府驻地70余里。我们这群十六七岁的小青年自己背着被子和简单的行李,翻过几十里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走了将近1天才到达目的地。由于山大人稀,自然条件太差,我们12个人来后生产队无法安置,只好腾出一间保管室让6个男学生住。生产队长腾出自家的一间小屋子勉强挤了3张小床,我们6个女生两人一个小床搭脚睡,算是扎了根。

我们每天跟着村民早出晚归,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才能到田间地头,男同学挣8-10工分,女同学挣6-8工分,10工分才能分到8分钱。干一年还养不活自己。那时我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分别进行着春播夏收、犁田打耙、冬修农田水利的四季劳作。

生活上我们轮流自己做法饭,上山砍柴、下河担水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没有蔬菜,就在米饭汤里加盐泡米饭吃。我们下河摸鱼,男同学套野鸡,下田捉泥鳅,捉青蛙,甚至打过蛇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后来国家给知青修了房,我们才从狭小拥挤的农村旧房搬到黄草坪知青点住。那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来看过我们,我们也从来没有任何人回过家,不是不想家,而是山高路远,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如今,党的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福音。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双河黄草坪一改往日旧貌,户户通了电,通了自来水,村村通公路,村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村里办起了卫生室和商店,村民们不再为温饱而辛苦劳作。手机、电视、电脑、电话均已普及,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成了每家生活必备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也进入了部分家庭。2018年秋天,我们当年插队的知青相约一块回知青点黄草坪看变化。我们坐着几辆私家小汽车,水泥路至公路,从县城开到村委会只用了四十几分钟,半路上村长开着车来接我们,带我们参观和讲解了当地发展变化情况。看到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看到村委会办公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看到乡村路上一辆辆摩托车载着人搭着山货去流通;看到村民们扶贫搬迁的新居;看到“新农合”带给农民的实惠;看到免费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们全体知青由衷地感叹:党的改革深入人心,国富民强,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普及教育保障,本地人才辈出

有一种责任,不会由于岁月沧桑而摧折,这种责任,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教书育人。

1971年,我从知青选调到安康师范学校后又分回皇冠学校任教师,自此,我一直奋战在宁陕县教育系统直到退休,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我县的教育从落后到发展,直到变成教育强县。当时我任教的两河区七年制学校是小学五年,初中二年。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人们对教育不重视。全县三个公社的适龄学生到两河上初中,学生上学要走几十里山路,还要背上一个星期的口粮在学校自己蒸饭吃,一班十几个人挤一间教室当宿舍,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学校所在地是一处旧房子,下雨天还漏水。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室不够用,小学五年级三个班,有两个复式班上大课。师资力量单薄,课程开不齐,学校没有操场,没有体育用品,全校只有一架破旧的脚踏板风琴,还是五音不全。受自然条件限制,外地教师不愿来,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培养本地人才,以解决现实中分不进留不住的现状。扫除农村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县新修了校舍,现在不管走到哪,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看看现在的皇冠学校,高档校舍一应俱全,教师安心教,学生努力学,皇冠本地人才辈出。皇冠成为全县第一个通过高速路的地方,成为全省的旅游胜地。由过去自然交通条件最差变为现在最好,从当地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乡村建设大军中。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亲身经历过一幕幕,细细品味这一切,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三、阳光雨露滋养,惬意退休生活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父母均是普通工人,养育 了我们姐妹兄弟七人。虽然经历了社会的各种磨炼,成就了我们,各自都有幸福的家庭,几个大的退休后都享有国家退休金和医保。

我和老伴在国家提倡晚婚晚育的年代,养育了一个女儿。从小我们便培养教育她要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孩子一直在我们正能量教育下成长。参加工作后由于个人勤奋努力,拼搏上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工作。2011年被北京东城区授予嘉奖;2016年被北京市税务局批准荣立三等功;2018年1月被首都文明办,中国文明网评为助人为乐的“中国好人”;2019年3月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获得者;2019年7月被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荣立三等功;在正能量的教育引导下,通过健康向上的生活,书写自己的人生。我们的第三代两个外孙女,除了在学校努力学习外,还考上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艺术团,均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春晚和六一儿童节晚会现场直播。

我和老伴今年已退休十余年了,享受国家对我们老年人的关爱,每月按时领取退休金,使我们衣食无忧。我们上老年大学,打拳唱歌,生活很充实,孩子们在节假日带我们去旅游,和朋友自驾游,我们坐高铁,坐飞机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不禁由衷地感慨“厉害了我的国”。身为党培养教育了多年的老同志,老党员,我要坚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正能量,奉献自己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