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走 江 口

作者:程志林 来源:微宁陕 发布时间:2019-11-07 16:29 【打印本页】

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行十余人去江口探访子午道遗址。江口,是宁陕东北方的一个大镇,其面积大,历史遗迹多。车辆沿国道盘旋而上,压抑的心情随着窗外秋景变得舒缓起来。山脚下群山还流淌着成熟的绿色,行至山腰,崖壁上一簇簇红枫叶新奇耀眼,透露出大自然的瑰丽和神秘,“万绿丛中几点红”可能是最恰到的描绘吧!行至平河梁顶,停车小憩,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起伏,巍峨挺拔,林海浩瀚。久违的阳光铺天盖地的洒在随风摇曳的树木上,像是绿色海洋泛起的微波细浪,又像是秋湖碧水闪烁着五彩斑斓的涟漪,不知不觉让人陶醉其间。

下山途径月河坪,此地就是新、旧子午道的分岔路口。旧子午道,早在秦汉初期就有开发,已建成部分栈道桥梁。鸿门宴之后,刘邦被封汉王,途径此道,烧毁古桑墩、火镰砭等处的栈道,以示再无窥觊关中之心,退往汉中。后来上演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谋,明修栈道,修的就是西乡子午镇、饶峰、龙王、太山、月河这一段栈道。当然他夺天下的雄心壮志得以实现,这一段道路却成了无辜的陪衬,无果而终。直到公元前4年,在王莽的极力推动下,子午道得以大规模修建,因其首尾正对南北方,命名为子午道,成为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至关重要的官道。到了唐玄宗年间,为了缩短运输荔枝的时间,在旧子午道基础之上开辟了月河至汉中的新道,大致也就是今天的西万公路(西安至万源)的路线,被称为“荔枝道”。除了运送荔枝,还有大量的商品、食盐、山货、丝绸,准确的说丝绸之路源头是陕南,起点是西安。同行的才女徐璐有感而发,为大家背诵一首《长恨歌》,一气呵成,博得阵阵掌声,故事和诗歌让大家对子午道的兴趣更加盎然了。

车行至江口沙坪新城组,河对岸一个突兀平坝便是江口兵营旧址。清中晚期,白莲教匪徒在秦岭山间流窜,整个陕西动荡不安,嘉庆五年朝廷在宁陕五郎关设总兵,在江口设千总营于此,兵丁千余人沙场操练,声震云霄。不出一年当地社会安定,人口骤增,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嘉庆十年宁陕兵变,江口兵营一同被毁,后来只留下百余名兵丁迁至江口盐店街对岸驻扎。站在兵营废址上,四周用石块和三合土修建的城墙已是残破不堪,狭长的石条,雕饰精美的柱础无精打采的半卧在屋檐下。从文革开始直到八十年代初,这里一度作为县委党校基地,源源不断的党员干部来此学习锻炼,也曾热闹一时,如今只剩散散落落几户人家。回望兵营,一棵古槐巍然挺拔又略显龙钟之态,这棵历经六百余年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老树,依然岁岁华生翠叶,增加着无以言喻的沧桑。


路过江口古桥,这座同治年间修建的石桥,因桥头有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当地又称狮子桥。古桥全部由石条垒砌而成,最长的石条长达九米,重量近三吨,在没有起重设备年代,是如何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至今都让人费解。桥栏柱上的寿桃、莲花优雅别致,栏板上雕刻有人物故事惟妙惟肖,历经百年流水冲击,古桥依然完好无损,让人暗暗惊叹折服古人的智慧和技艺。一副关于古桥的对联:偶尔溪桥留宦迹,且将江水证臣心,触发大家的思绪,在晚清社会腐败横行的情况下,一个地方官带头捐资修桥不留姓名,其淡泊名利是多么难能可贵!

过了狮子桥,步入盐店街,这里曾是子午道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东江口曾经最繁华的路段。张老师娓娓道来,江口位于江河与旬河交汇之口,故称江口。陕南有两个江口,古人为了避免同省重名,把位于汉中留坝的江口称为“西江口”,宁陕县的江口称为“东江口”。子午道上的官方驿站废弛后,盐店街成了盐客(背盐人)住店吃饭的重要落脚点,也成了商品交易的集散地,历代王朝实行盐业专卖,盐税也是地方赋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一直有着“斗米换斤盐”的说法。

午后的盐店街像一位老人,袖手在时光里安静祥和,古朴狭窄的街道,风浸霜染的泥瓦,渗透人间烟火的老墙,陈旧的门面木板,精美的木雕,古老的窗栏,让人有穿越时光的恍惚。我无可救药的被那些散发岁月气息的光景打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和熟悉。清寂的街道上人影稀疏,只有我们一行过客在逆时光行走。

街口不远的猫儿梁是盐客们到达盐店街的必经之路,也是子午道遗迹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远远观望,山体形似猫儿横卧,脊背头尾分明,因此得名猫儿梁。花岗岩生成的山体坡度不大,我们沿着湮没在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缓缓攀爬,山道顺着山势自然延伸,一会儿陡峭,一会儿“之”字形的边坡小道。一处豁口,引起了大家注意,古人为寻求捷径,在当道的山石上采用“火烧水激”之法,开辟砭道,刀砍斧凿的印记依稀可见。来到一块天然岩石前,古人凿石而成的石阶,粗糙的表面已在无数次踩踏中变得光滑圆润了,眼前的这一切让我思绪万千。我似乎看到了一支背负着上百斤的盐包,脚踩草鞋,腰挂烟袋和干粮,手执打杵的盐客队伍,在这山高路险危机四伏的古道上跋涉,哼着“嘿咻”“嘿咻”悠长有力的号子,缓解一路艰辛,寄托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他们前行的脚步永不停歇,随时面临伤病、匪患、猛兽……

归途之中,望着蜿蜒曲折的古道,怅然不已。这一条古道慢慢得被时代淡忘,像是蜕皮后依然依附在树上的知了壳,静静沉淀着遥远而陌生的故事,相信有一天被重新打开的时候,依然会经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