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宁陕,四季皆是家

作者:张星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18 11:16 【打印本页】

宁陕四季皆是家,这是我的感知。其实,家在宁陕是一种福气,是一种上苍的恩赐,更是秦岭深处有白云的那种深深地眷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陕人,用“爱”这个字来形容对宁陕的这份情怀,我觉得是苍白无力的。我更喜欢用听闻观感这几个动与静搭配起来的字来诠释宁陕人的情感。

宁陕的四季很是分明,这里的万物早就习惯了悄无声息的交替更迭。忽如春风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诗人岑参的浪漫主义豪情,在宁陕是决然不会发生的。宁陕的春没有丝毫前奏可言,严寒依旧。季节更迭了,宁陕不像月河川道那里换装上场,冬迟迟不肯退场,春姑娘极不情愿地踩在它的尾巴上,在蔓延悠长的冬的序曲里悄然着。日子就一天天过着,包裹在人们身上的棉衣依然发挥着它的保暖作用。宁陕人都说宁陕的冬天霸道,半年之久的时长让红红的炉火舔舐着寒冷,人们都猫于冬的角落里看着苍劲有力的大山,感念着秦岭的馈赠与宽容。

在人们不经意间,听到草破土,柳发芽的滋滋声,看到桃花开红了山洼,孩子们大喊着春天来了,咱们去找春天吧。这时,宁陕的春才算正式登场,而冬却执拗依旧。

黑夜和白天的交替在宁陕的春日里,更像是冬春更迭时在较着劲儿,互不相让。早晚温差会让人感受到冰与火的美妙。如果外地人这个时候来宁陕,大多数人都会难以接受,感叹秦岭深处的山城气候恶劣。但往往紧接着下一句就会说:环境优美,景色独特,不同凡响,不虚此行。在春日里去平河梁看雪成了外地游人争相追捧的节目,成了宁陕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宁陕人在春冬两季享受着两个世界里的不同风情,盘算着春耕冬藏,畅想着来年的希望。

折耳根、竹笋、香椿芽等山野就在此时跳着笑着被摆进了后街,尝鲜成了宁陕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的爱好。面对价值不菲的山野,人们并没有吝啬。那一道道山野成了普通人家餐桌上的时令。外地人在购买的过程中不忘向摊主寻问做法,摊主朴实地告诉烹调这些美味该注意的事项,如何焯水,如何配料,怎样烹调,说的头头是道。外地人甜甜一笑,说下次还来买。在得知这些山野稍纵即逝,都是不可多得的稀罕物,外地人大气地撑开了袋子说:再买些。

除过长达半年之久冬的主场外,宁陕的夏日可谓是欢动热情的。五一开始,宁陕这座小城就进入了双手拥抱五湖四海的时光了。东南西北奔流而来的人们把一座小城挤得热闹非凡,舒适的宾馆饭店里人满为患,小城一下就像烧开了的水沸腾了起来。南来的北往的人们,或行走在苍龙峡的静幽秘处,享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掬起一捧清泉,像血一样流满全身,静静地回味着它的甘甜;或踩着五郎关步道台阶回望着惊心动魄的历史,驻足冥想;或把自己投入清可见底的河里,感受一番游泳健将的酣畅淋漓;再或者乘坐在漂流艇上,挑战一下激流中的刺激和心跳。这时的宁陕也是最为丰富的宁陕,各色山货土产相继入市,香菇、木耳、蜂蜜、豆干成了这些来自于天南海北的游人们抢购的物品。土豆变成了糍粑笑呵呵等着人们享用,游人乐了,宁陕人笑了,荷包慢慢就鼓了起来。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使得家在宁陕的人明白,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到了满山红叶的季节,宁陕人迎来了丰收。山栗子飘香于山城的大街小巷,让人的脚像焊在了地上,挪不动一步了。本地的水稻迫不及待的脱离稻穗,清香的大米沁人心脾。一盘腊肉炒粉皮子,一碗小葱拌豆腐,一盆子木耳焖土鸡,几盅包谷酒,人们的脸早就彩霞满天了。外来的客人被宁陕人的热情打动,满面红光的大声嚷着:我要把家安在宁陕......

宁陕人是听着泉水叮咚长大的。宁陕的河流遍布大大小小的山涧沟岔,每条小溪河流都是秦岭深处里的一首悠扬的歌。它们奔流不息的歌唱着宁陕,歌唱着宁陕的未来,见证着宁陕的变迁,它是宁陕人最为清澈的写照。它流过宁陕的四季,流在宁陕人的心里,它真诚地笑着说:来吧,宁陕四季皆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