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体会

莲花、啄木鸟、伐木工 ——在陕西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业务培训的心得体会

作者:夏木春 来源:筒车湾镇 发布时间:2020-11-18 17:01 【打印本页】

在新中国成立71年的岁月中,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高,各种新生活、新物质层出不穷,一些领导干部的“服务志”,“廉洁身”慢慢被腐化,对抽支烟、吃顿饭已经习以为常,却不知道溃于蚁穴的堤坝也是从一个不起眼的蚁巢开始。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守住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拒绝第一支烟,拒绝第一顿违规宴请,遵守党纪国法,不忘初心为民服务。如何做好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我觉得在新形势下要想有所为、有所贡献,需立足本职,转变思维,适应新常态,就要努力扮好“三大角色”。

莲  花

宋代诗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扎根于污淤泥之中,荷叶紧贴水面而不随波逐流,莲秆中空外直却宁折不屈,都是对高尚品格的诠释,我们党员干部更应如此,时刻也不能放松廉政的总开关。部分党员干部对纪检监察干部敬而远之是因为没有像莲花般纯洁无瑕的内心。

纪检监察工作特殊性就要求纪检干部必须坚持原则,做到公正廉洁、公道正派;要求纪检干部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不仅工作期间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八小时以外也要一如既往、一以贯之,慎独、慎微、慎交友,做一朵永不凋零的莲花。

啄木鸟

都说啄木鸟是益鸟,这是因为啄木鸟敲打树木并清理了害虫,可以说啄木鸟是病树的医生。纪检监察工作就像啄木鸟的工作,把阻碍干部成长的“小虫子”、“小毛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说“要将问题抓早、抓小,把纪律挺在前面,经常扯袖子、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就是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及早发现危害干部成长的小问题,让干部出现苗头性问题时得到组织的提醒,有小问题时及时得到纪律的处罚和制止。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然而往往最容易忽视的也是第一种形态,很多党员干部对违规抽了第一支烟、喝了第一次酒浑然不知。“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是最能体现防微杜渐的方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求我们要聚焦主业、抓早抓小、严格执纪,促使党员干部远离纪律和规矩红线,防止更多的人由违纪跌入腐败深渊,这是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和保护。因此,党员干部也决不能在开展自我批评时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剖析问题不见人见事,任由腐败的种子在心里扎根蔓延。

在自然界中,病木有啄木鸟帮助除虫,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生病了立刻到医院就诊,有的更是以拥有医生朋友为荣。反观部分党员干部对纪检监察干部敬而远之就是因为没有像莲花般纯洁无瑕的内心。如果说组织部门是干部的娘家,希望干部成长,那么纪检部门就是干部的医院,希望干部健康。

伐木工

近些年,秦岭山中松线虫危害了不少松树,伐木工人将已经枯萎的松树砍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整个林区树木常青。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像伐木工一样及时将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朽木”、“枯树”清理出森林,通过以案促改等方式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纪委监委就是监督的专责机关,纪委监委的基本职责就是监督,其次才是办案。这就好比森林中的树木,初期是防疫为主,病入膏肓才需要砍伐。

省纪委刘曙阳副书记在培训班上讲,“监督和办案不是两项毫无关联的工作,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关系,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互依赖,相互支撑,谁也离不开谁。”   

在日常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扮演的更多的是啄木鸟的角色,防松线虫的伐木工只是为了救一片森林而为之。最好的党员干部队伍便犹如莲花处处盛开,偶有啄木鸟飞来,伐木刀锈坏,朗朗乾坤,莲花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