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城乡建设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4407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42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41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3120
  • 宁陕县财政局

    5553
  • 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369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3066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382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358
  • 宁陕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1779
  •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1677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431
  • 宁陕县民政局

    1350

关于印发《宁陕县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xwbmnsxrmzfbgs/2020-0385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日期: 2020-03-18 15:19 成文日期: 2020-03-18 00:00
发布文号: 宁农水发〔2020〕35号 公开目录: 城乡建设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各镇人民政府:

现将《宁陕县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        宁陕县财政局

2020年03月18日

宁陕县 2019 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 2019 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以下简称“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根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安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 2019 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农计财 [2019] 26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总体思路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任务和宁陕县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实际,科学统筹谋划、 精心组织实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加快技术到位率、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实事求是地推动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县部署和要求,以全面服务宁陕果、菌、药、畜、有机种植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为目的, 以提高农技推广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探索公益性与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统筹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服务需求,坚持深化改革增活力、创新机制提效能,培育精干、专业、高效推广队伍,着力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打造高效、便捷信息服务平台。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产业扶贫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拓展实施对象。由主要支持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发展, 向全面建设“一主多元”推广体系转变。促进基层推广机构优化服务、增强活力、提升效能。发挥科研院校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增强优良品种、绿色技术等供给。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

优化实施任务。围绕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调整等新要求,聚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和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精准发力,提升体系服务效能,加快技术落地到位。

补齐实施短板。针对宁陕县 2018 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考评反馈意见,将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建设、主推技术到位率、特聘计划等作为重点来抓,找准问题所在,拿出切实举措、抓实抓细,补齐实施短板。

创新服务方式。公益性机构始终应以尊重群众创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充分尊重、高度关注、深人挖掘小农户自主创新行为,不断对其技术推广传播方式进行总结提炼和完善,并把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提升为可复制的模式加以大力推广。

强化绩效导向。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 管理方式变化,建立全程绩效管理制度,加强任务完成情况监督和绩效考评,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提高项目实施成效和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主要目标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超过 95,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 70,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超过 100 个工作日。

优质绿色高效技术快速进村入户。一批支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项目区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 95。

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基本健全。建设6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开放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同时建立1个固定的研发基地,1个立足全县主导产业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产业集成技术、先进技术融合的示范基地,使其成为集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实践训练、农民培训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服务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的提质增效科技示范基地,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升级。

农技推广信息化实现重大突破。引导农技人员普及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和业务指导,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 比例超过 85,农技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完成率 100  ,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现任务安排网络化、推广服务信息化、绩效考核电子化。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在岗率超过 90,在农技人员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公益性与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融合发展、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

二、主要任务

(一)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支持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入驻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有偿服务;也可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提供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形式的增值服务并获取合理报酬。全县拟从农技、畜牧、林果等专业选派 40 名具有资深的专业科技人员包联进驻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技服务。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发挥公益性推广机构在多元化推广体系中的枢纽作用,通过派驻人员、共建平台、合署办公等方式,实现公益性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信息共享、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引导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积极推进构建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综合服务和专项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其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技推广,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加大病虫害防治组织、农机化专业组织的服务能力,推动政府购买农技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重点放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可量化、好评估、易监管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二)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围绕全县果、菌、 药、畜、有机种植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和地方优势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采取与我县五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充分合作的方式,建设 6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开放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同时建立 1 个固定的共享的科技研发基地,1 个产业集成技术先进技术融合的科技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开展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等,将基地打造成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和辐射源、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的综合平台。

(三)加快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结合我县生产实际,围绕果、菌、药、畜、有机种植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技术需 求,重点推广魔芋健身栽培技术、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县补助项目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 95%;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等要求,全县推广不少于 3 项符合资源节约、增产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如水稻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秸秆高效还田技术模式、畜禽类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等。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形成当地技术操作规范,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等开展展示推广,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促进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田。

(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完善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遴选和考核激励机制,本着“控数量、重质量、调标准、重实效”的原则从数量示范户向质量示范户转型,立足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任务要求和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遴选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土专家等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全县拟从现有的各类产业大户中择优选择 50户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通过指导服务、技术培训等方式,把配套集成、简单易学的种养技术、防灾减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传授给示范主体,把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新型农机具推广到示范主体,把农业生产投入品供给和农产品供求等信息发送到示范主体,提高示范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对周边农户、特别是小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和关键环节,对示范主体开展不少于 3 次的手把手,面对面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五)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服务高效便捷、覆盖面广等优势,推动专家教授、农技人员和经营性服务组织等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 广播电视等渠道,开展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活动,为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实时的指导服务。按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填报“农技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举办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优化中国农技推广 APP 运行管理、提高其在农技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示范主体培育等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线上动态展示和绩效管理。

(六)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围绕6个特色产业,招募魔芋、食用菌专业首席特聘农技员各1名,主要为涉农高校或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围绕本县产业发展,制定规划、解决技术瓶颈问题;招募普通特聘农技员10名,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招募有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较强、且在服务区域有较好群众基础的人员,解决农业结构调整、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缺技术缺服务等问题。

三、实施办法

(一)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1.把好农技服务人员选用关。对已建立的基层农技服务人员队伍,按照 2019年各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服务的频次、技术服务的质量、技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APP 的使用率进行赋分排名,对末尾 10 名的予以淘汰,在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名单中予以剔除,在基层重新选用爱岗、敬业的农技服务人员。同时,依托技术推广特聘计划,吸纳聘用优秀农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2.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全面建立农技推广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将岗位责任制度上墙,向社会公示农技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服务内容承诺、工作职责等;确定并量化每位农技人员全年的推广任务和目标,农技人员按照落实的工作任务,实行包片(村)联户制度,以科技示范户作为技术推广的桥梁和纽带,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3.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对农技服务人员下达目标任务,建立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服务档案,及时统计技术服务人员对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情况、接受技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分,对工作业绩好,分数排名前10名的,给授予“基层优秀农技员”称号,对不认真履职、评分低于 60 分的基层农技员取消农技员资格,选择新的农技人员予以补充。

4.知识更新制度。建立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省、市培训计划,结合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安排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

(二)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1.提升基层农技服务人员能力。通过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基层农技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会,对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服务方式方法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对技术服务阶段性工作进行一次总结交流评价,不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2.产业贫困户技术培训。重点围绕全县 40 个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成效巩固,以产业脱贫技术服务 110 体系为承载,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田间课堂、入户指导、远程信息技术服务、发放光盘、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深入贫困户扎实开展产业精准扶贫技术培训,重点围绕产业扶贫政策、农业实用技术、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快捷有效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传递给农民,提高其产业发展能力和脱贫造血能力,增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脱贫增收的信心和干劲。

(三)做好主导产业、品种、主推技术推广

1.主导产业。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确定果、菌、药、畜、有机种植为主的主导产业。

2.主导品种。(1)粮油种植。水稻主导品种为内香 8518、泸香 145、明优 06,油菜主导品种为金油杂 2009、盛油 888、秦研 211。(2)蔬菜种植。泰国米椒,黄花菜。(3)魔芋种植。主导品种为花魔芋。(4)药菌产业:药材主推宁陕天麻、宁陕猪苓;食用菌主推香菇:低温型 241 系列 3 号、4 号,中温型 808,中温迟熟型 9608;(5)畜牧品种为杂交黑猪(野猪与本地黑猪杜洛克杂交),肉牛(西门塔尔、利木赞)。

3.主推技术。水稻主推配方施肥、规范栽插、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全程机械化技术,完成优质水稻适用高效技术推广1000 亩。魔芋主推健身栽培技术,完成魔芋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 1 万亩。香菇推广袋料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畜牧畜牧、水产主推动物疫病防控、生态水产养殖等技术。猪苓、天麻推广半野生栽培技术。  

(四)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1.科学建设试验示范基地。科学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协作联建方式,提升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个;建立科技研发基地 1 个,产业集成技术、建设先进技术融合的示范基地 1 个。

2.加强试验示范基地管理。县上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实行挂牌管理,统一制作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展示牌,明确行政负责人,标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技术负责人等信息,同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和试验基地,农情信息的采集和传播基地,优秀青年创业就业基地。

(五)实施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组织特聘农技员按照增强农技服务供给、支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巩固脱贫成效等要求,针对性地开展农技指导、咨询服务和政策宣传,培养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服务力量,为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特聘农技员由县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招募、使用、管理和考核,按照发布需求、个人申请、技能考核、研究公示、确定人选、签订服务协议等程序进行。特聘农技员招募要全程公开透明,广泛进行公示。招募的特聘农技员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合同或服务协议,约定服务期限、服务任务、考核标准和服务收入等。

四、进度安排

本项目实施期限为 2019 年 11 月—2020 年 11 月。

(一)项目实施方案制定。(2020年2月-3月)2020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上报工作;完成主推技术、品种信息的发布,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的报送工作。

(二)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工作建设。(2020年3 月-2020年9月)制定年度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各类培训,提升素质。

(三)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工作。(2020年3月-2020年10月)完成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的招聘发布,做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的招聘与聘用合同的签订,同时完成年度服务计划任务。

(四)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和贫困户培训。(2020年4月-2020年10月)制定年度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和贫困户培训方案,组织各类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完成年度培育任务。

(五)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020年4月-2020年10月)完成示范基地的遴选,制定年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方案,与示范基地签定建设协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六)总结验收。(2020年11月)对项目建设各类指标按照绩效考评内容进行验收,总结相关模式进行推广。

五、经费使用安排

该项目总投资为 100 万元,计划用于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工程6 万元;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贫困户技术服务和培训21万元;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2万元;建设培育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6个,研发基地 1 个,产业集成、先进技术融合的示范基地 1 个,计划 28 万元;示范基地标牌制作及宣传费 3 万元;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40 万元。

(一)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工程(6万元)

安排对全县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从农技、畜牧、林果、 魔芋、蔬菜、特种植养殖等专业领域选派一批专业领军技术骨干到 高等农业院校或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提升、理论提升、管理理念和 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便适应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资 金主要用于基层农技人员外出培训的差旅费、培训费、理论书籍 购买等支出。

(二)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贫困户技术服务和培训(21万元)

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50户,带动贫困户有效脱贫;对全县产业贫困户进行技术服务和培训,培训人数突破 10000 人次,提高其劳动技能和科学意识,掌握科学种养技术,有效促进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资金主要用于技术资料印制、示范主体培训差旅费、培训教学物资购买、建立培训档案、基层农技人员及 110 体系安排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给予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按每次10 元支付技术服务费(以 APP 上传技术服务日志统计数为准,全年支付每名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费不高于 2000 元)等支出。

(三)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2 万元)

主要用于采购和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平台既是专家与业主的交流学习平台,也是农业企业传递农业产品、农业信息的平台,更是我们广大农技干部的学习工作台,广大农技干部要踊跃加快农技推广 APP 的应用,利用信息化平台尽快将我县农业发展动态和项目实施动态上报中省市。资金主要用于信息化设备购买、信息应用资费、中国农技推广 APP 系统维护及管理人员劳务费等支出。

(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8 万元)

依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总要求,选定产业基础好,带动性明显,群众基础好,产业影响性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示范基地。

1.与宁陕县城关镇梨子园养蜂合作社合作,共建固定的、共享的蜂蜜生产、加工和蜂产品研发基地。重点用于人工育王、人工分蜂、控制自然交尾、选种、繁育饲养与管理等关键技术引进及推广,开发生态蜂产品。县农技推广站与其签订共建协议,宁陕县梨子园养蜂合作社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 3.5万元。

2.与宁陕县城关镇绿宝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产业集成技术、先进技术融合的科技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开展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等,重点用于新品种引进、园区基础条件改善、新技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农作物生物秸秆循环生态利用、新技术引进与培训等,县农技推广站与其签订共建协议,宁陕县绿宝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3.5万元。

3.与宁陕县龙王镇田园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生猪养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疫病防控、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县农技推广站与其签订共建协议,宁陕县田园养殖专业合作社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3.5万元。

4.与宁陕县江口镇惠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天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天麻高产栽培技术。县农技推广站与其签订共建协议,宁陕县惠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3.5万元。

5.与宁陕县江口镇惠林家庭农场合作,共建猪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猪苓高产、半野生栽培技术,县农技推广站与其签订共建协议,宁陕县惠林家庭农场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 3.5万元。

6.与宁陕县太山庙镇高山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魔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要开展新品种对比试验和推广,主推魔芋疫病防治、魔芋科学种植管理。县农技推广站与其签订共建协议,宁陕县太山庙镇高山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3.5万元。

7.与宁陕筒车湾镇荣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林麝养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林麝科学饲养技术,圈舍标准化建设,县农技推广站与其签订共建协议。宁陕荣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 3.5万元。

8.与宁陕县玉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食用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品种对比试验,开展标准化生产,实行食用菌产品分级。宁陕县玉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向县农技推广站报送实施方案、总结,并严格实施,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 3.5万元。

(五)示范基地标牌制作及宣传费用(3 万元)

主要用于基地标识牌的统一制作及宣传资料的印制支出。

(六)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40 万元)

根据我县产业发展需要,计划从高等农业院校招聘资深学者或专家 2 名,从不同产业类别选聘特聘农技员 10名,资金主要用于特聘农技员服务收入、贫困户培训补贴等支出。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为组长,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分管农业副局长为副组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项目实施各镇分管农业副镇长,县农财股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技站,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2.强化资金监管。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多方协调,切实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资金投入。实行项目捆绑,资金统筹和技术力量优化组合,实现部门、人才、项目、资金的优势集成,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有利环境。财政、农业部门依据有关法规和制度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管力度,严防截留或挪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加强技术指导。以特聘农技员为主导,同时聘请农业院校教授、市级推广机构专家、县级推广机构的高级农艺师、技术骨干为成员,成立农技推广专家组,深入生产一线,利用试验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园区、镇、村、组等阵地开展技术培训,以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产业贫困户为主要对象进行技术指导工作。

4.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并落实扶持和激励政策,对积极投身生产第一线,认真开展科技服务、成效显著、农民满意的单位和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通过电视、新闻媒体、网络、简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项目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牢记宗旨、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建功立业。

5.落实绩效考评。制定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保证项目实施工作有序开展。对示范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度、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技人员培训、贫困户技术培训以及农民满意度、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等绩效考评结果建立完整的档案,通过自我总结、上级主管部门审查、现场实地抽查、电话调查、中介机构绩效评价等方式,对示范县建设进展和成效进行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