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5457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50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49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8313
  • 宁陕县财政局

    6453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4029
  • 宁陕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政局

    3882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847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730
  • 宁陕县教育体育局

    2049
  • 宁陕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

    2016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635
  • 宁陕县民政局

    1455

关于印发宁陕县2020年鲜食玉米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xwbmnsxrmzfbgs/2020-0389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日期: 2020-03-18 16:05 成文日期: 2020-03-18 00:00
发布文号: 宁农工办发〔2020〕3号 公开目录: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筒车湾镇、城关镇、龙王镇、皇冠镇和广货街党委、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经研究,现将《宁陕县2020年鲜食玉米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宁陕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0年3月18日

宁陕县2020年鲜食玉米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县先后在城关镇等区域开展了鲜食玉米种植推广试验示范,呈现出良好效益,为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探索了新路子。实践证明,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作用。为有序发展壮大此项产业,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发展鲜食玉米产业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2020年重点在筒车湾、城关、龙王、皇冠、广货街等5个镇约25个村集中示范种植3000亩以上,产鲜玉米棒1000万个,实现1000户农民直接增加收入800万元,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后,实现综合产值2000万元以上,带动150户以上贫困户实现增收。

二、推进方式

1.依托龙头带动。集中精力培育扶持一个龙头企业,筹建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解决鲜食玉米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问题,带动全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采取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合作模式,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签订订单,负责对农户生产的鲜食玉米棒实行按期、定质、保底价回收,做好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并按期及时结算收购货款,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经济组织、合作社、及农户钱款,充分保障种植农户利益。

2.突出加工提能。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和拓展消费市场,在脱贫产业园内新上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一条,确保6月初早播玉米收获前投入运行。预计总投资1680万元,其中加工生产线设备投资600万元、车间改造、蒸煮、速冻等配套设施及流动资金1080万元;由县级财政整合资金投放600万元到县工业园区,用于加工生产线建设;由县农水局、县工业园区、企业三方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建立共管账户。生产线建成后资产产权归工业园区所有,龙头企业有使用权,每年按财政投资的6%向工业园区缴纳使用费,使用费进入共管账户管理。(自生产线建成投入运行之时起计算。鉴于农业产业见效慢、周期长、风险大,前三年给予优惠扶持。第一年按3%缴纳使用费,第二年按4%缴纳使用费,第三年按5%缴纳使用费),工业园区将收缴的使用费交于县农水局。县农水局按镇村种植面积投放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有关规定给种植鲜食玉米农户分红,县财政局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3.抓好基地建设。今年在5个镇约25个村集中种植鲜食玉米3000亩以上(含回茬500亩)。其中筒车湾镇的油坊坪、海棠园、许家城、桅杆坝、七里、龙王坪6个村种植1885亩;城关镇的青龙垭、贾营、瓦子、龙泉、旱坝、老城、朱家嘴、华严、汤坪、斜峪河、狮子坝、渔湾、八亩13个村种植1128.8亩;龙王镇的东沟、永红2个村180亩;皇冠镇的南京坪、双河2个村种植120亩;广货街镇沙沟村、广货街社区种植100亩。镇、村负责组织农户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基地建设,开展宣传动员、地块落实、批次播种、科学管理、分批收获。种植地块选择要相对集中,周边400米范围禁止种植其他玉米品种,防止花期串粉变异;对确实无法避免其他品种玉米种植的,要通过错开播种期等方式,确保花期相差25天以上。由县农水局和龙头企业共同推荐选定鲜食玉米种植品种,龙头企业提供生产标准和回收标准,协同镇、村全程做好鲜食玉米基地建设。鲜食玉米常规播种每亩需种子款约为170元,种植户购种前按每亩80元预交,下欠部分从县级鲜食玉米产业奖补资金中抵扣。

4.强化技术服务支撑。把好三大“关口”。一是栽植关:主推品种以“香糯2007”为主,同时适当展开万糯2000、天贵932糯等糯玉米品种试点。正茬以地膜种植、露地直播为主,适当开展营养钵、软盘营养土育苗移栽种植示范,回茬种植主推营养钵、软盘营养土育苗移栽技术。全县露地种植计划面积1500亩,地膜种植1000亩,营养钵及软盘营养土育苗移栽500亩。鲜食玉米商品性需求严格,种植前必须考虑不同海拔、地理环境等因素,按照龙头企业和农技部门确定的时间节点,分批次合理播种,确保收获期适当拉开距离,以满足企业回收产品加工要求,保证合格率和商品率。二是管理关:各镇至少建设1-2个连片面积20亩以上的鲜食玉米种植示范点,通过标准化种植和科学管理,提升种植水平和产品品质。整个种植区域落实农技人员定点包抓,在种植前组织集中培训。鲜食玉米种植呈东西向栽植,单行栽植行距70厘米,株距30厘米;双行栽植宽、窄行,宽80厘米,窄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在3200株左右。种植后,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整地施肥、起垄栽培、出苗定苗、除草培土、品种隔离、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防止农户不按技术规程操作,出现烧苗、缺肥、串粉、多株、荒草等问题。镇村要做好农户思想发动等工作,将种植要领和注意事项以明白纸的形式向种植农户发放,倡导科学种植,遵守技术规程。积极推行统防统治,在病虫害、旱涝灾害防治方面提前着手、准备充分、防患未然。三是采收关:夏秋鲜食玉米是在授粉后20-25天(乳熟后期),当花丝变褐色,玉米粒表面有光泽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鲜苞保留5~6张苞叶,期间镇村要安排农技人员密切关注,督促种植户适时采收。

5.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制定产品回收标准,种植农户必须是当日采,当日售,杜绝当日采,次日卖;当天下午16:00前必须完成采摘,交售企业,4小时到厂开始加工;企业当日包装完成,确保鲜食玉米质量。县经贸局、供销社和企业要在产品运输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强化现场采收监管;各镇和种植村的帮扶单位对产品运输产生的费用,可给予一定奖补。

三、保障措施

1.夯实工作职责。龙头企业要立足长远,积极筹措资金,购置建设一套性价比和自动化程度高的鲜食玉米生产加工设备,确保鲜食玉米生产加工能力得到充足保证。要向种植户提供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和产品回收标准,与种植农户签订鲜食玉米农产品收购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各镇要积极动起来,围绕种植基地,做好算账对比,激发群众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要迅速选定符合种植条件的地块和勤劳自愿发展的农户,企业首先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牵头签订由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三方签字盖章的种植及收购合同,明确各方权责,此项工作必须在3月25前完成。在3月25日前,组织农户完成整地施肥,启动种植农户的集中培训。实行镇村主要负责人包抓,责任到人,从播种、管理到采收整个过程中做好籽种、农药、化肥等农资供应,种植管理和产品采收、销售的组织协调工作。县农水局派技术员到村集中培训。在种植鲜食玉米期间,技术人员针对种植中发现问题立即向各镇、村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协助龙头企业积极开展鲜食玉米产品“双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

2.抓好技术保障。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联合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科学制定鲜食玉米栽培管理技术方案,以村为单位扎实开展技术培训和日常技术指导。要组织镇村干部和农技人员分片包抓,规范技术流程,严格把好栽植、管理、采收三道关口,尤其要指导种植基地按时采摘、收集、运输,确保4小时内采收的鲜食玉米进入加工生产线,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商品率。农水局确定专人协调各镇各村按播种计划,错期推进。防止播期集中后日采量太大,采收当日不能完成包装加工造成损失。

3.建立激励机制。一是适度进行奖补。对农户按照露地直播每亩50元、地膜种植每亩120元,营养钵、软盘种植每亩300元的标准,待生产周期结束后进行奖励。鼓励帮扶部门发扬“三帮三干”精神,对所包村的农户在发展鲜食玉米该项产业种子、化肥等方面予以资金、实物支持。二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适度推广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微耕机市场价4000元左右,除草机市场价2000元左右,分别定额补贴每台最高补助900元、500元。三是用足用活农产品冷冻保鲜库建设奖补、大田托管项目奖补、农产品运输电商物流配送奖补等政策,对鲜食玉米生产、运输、加工等环节给予应有的支持。

4.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陈永乐,副县长韩向忠、陈文明、朱迎波、白彦军、贺海宁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鲜食玉米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基地建设推进组、加工生产建设推进组和市场营销组。综合组组长由县农水局局长张志清担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鲜食玉米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组织协调工作。基地建设推进组组长由农水局局长张志清担任,县农水局副局长欧树德及各镇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基地建设安排布置和组织协调工作。加工生产线推进组组长由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马玉平担任,县工业园区、供销社、经贸局、财政局、保险公司、企业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设备的采购、安装及生产运行。市场营销组组长由县经贸局局长方敏同志担任,副局长、供销社主任万宁安担任责任副组长,县农水局、经贸局、财政局、供销社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鲜食玉米销售方面的组织协调,制定详细的销售方案,通过开拓市场,实现消费扶贫。建立“三帮三干”抓鲜食玉米机制,对所有种植农户,由各镇各村建立台账,落实干部包抓,明确包抓干部围绕规范种植、科学管理、按时采收、及时销售、保证质量等环节要求全程搞好监管服务,各镇于月底前统计填写宁陕县鲜食玉米扶贫产业到户台帐报送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5.强化风险管控。一是统一购买保险。政府出资、种植户受益,实行保单到户保险费每亩15元,保险公司承担理赔标准为400元/亩。由镇、村统计公示农户(合作社)种植面积,在采集公示照片后,将种植面积纸质版汇总表册加盖公章(含电子版),上报县农水局汇总,由县农水局统一购买鲜食玉米保险。二是开展统防统治。由企业和县农水局一道采购防控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的药械,根据各镇、村种植面积数配发药械,并下发用药指导意见,由各镇组织种植农户、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集中统一防治。三是明确生产标准。企业和农水局要共同发力做好品种选定、技术标准制定、日常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确保种植规范,产品合格。


附件:1.宁陕县2020年鲜食玉米发展数量及播种期计划表

2. 宁陕县鲜食玉米扶贫产业到户台帐    

中共宁陕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