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公开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5771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50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50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9897
  • 宁陕县财政局

    7038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4383
  • 宁陕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政局

    4086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931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805
  • 宁陕县教育体育局

    2130
  • 宁陕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

    2127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689
  • 宁陕县民政局

    1455

关于在全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

索引号: xwbmnsxrmzfbgs/2020-0417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日期: 2020-07-31 15:13 成文日期: 2020-07-31 00:00
发布文号: 宁法治办发〔2020〕9号 公开目录: 服务公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各镇党委、政府,县委及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省市驻宁各单位: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动民法典贯彻实施,现就在全县大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学习宣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全县各镇各单位要扎实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一)学习宣传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民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也能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学习宣传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良法保障善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民法典与国家其他领域法律规范一起,支撑着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保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性法律规范。

(三)学习宣传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民事主体制度中的法人制度,规范民事活动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调整各类财产关系的物权制度,调整各类交易关系的合同制度,保护和救济民事权益的侵权责任制度,都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规范和行为规则。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有利于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学习宣传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对权利的保护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法典健全和充实了民事权利种类,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形成了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对于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学习宣传民法典的重要内容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学习宣传民法典,要准确把握以下重要内容:

一是准确把握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期间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二是准确把握通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物权保护方面的基本内容。

三是准确把握合同通则、典型合同、准合同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四是准确把握一般规定,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姓名权和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五是准确把握婚姻家庭一般规定、结婚制度、家庭关系、离婚制度、收养关系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六是准确把握继承制度的一般规定、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产的处理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七是准确把握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各种具体侵权责任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八是准确把握民法典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的关系。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广泛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

(一)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各镇、各单位要及时安排部署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将民法典学习宣传作为“七五”普法总结验收重要内容、“八五”普法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切实抓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务必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责任单位:县委普法办、各镇各单位)

(二)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各镇各单位要把民法典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专题集中学习。把民法典列入县委党校培训内容,通过学习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责任单位:县委党校、各镇各单位)

(三)抓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个“关键群体”。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全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把民法典学习教育作为各镇各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民法典列入今年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的内容,各镇各单位认真组织参加考试。(责任单位:各镇各单位)

(四)组建民法典宣讲团在全县巡回宣讲。在全县大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讲活动,县法院、县检察院、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律师事务所要积极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和律师成立民法典普法宣讲团,通过举办讲座、以案释法等形式,多形式、分层次、全方位宣讲民法典,促进全县形成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秦林律师事务所)

(五)大力开展“民法典九进”宣传活动。大力开展民法典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进公共场所等“民法典九进”活动。通过民法典进机关活动,推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开展民法典进学校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民法典的宣传教育融入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通过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情景式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紧紧围绕服务“六稳”“六保”,深入企业、市场等基层单位开展民法典的学习宣传。通过“民法典九进”宣传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群众认识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责任单位:各镇各单位)

(六)用好普法阵地,让民法典点亮山城。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医院、宾馆、景区、公园、车站等人群聚集区要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橱窗、标语等宣传民法典相关知识。加强在公交、出租车、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及场所的学习宣传。全县各级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和平台都要有民法典宣传内容,让民法典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责任单位:各镇各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县金融办、县文旅广电局、县交通局)

(七)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进新闻媒体。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平台全方位、多声部开展宣传,宁陕电视台、宁陕政府网、宁陕新闻网等新闻媒体要开设民法典学习专题专栏,利用“法治宁陕”微信公众号组织举办“学民法典赢红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学习宣传活动,及时将民法典知识普及给全县人民,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教育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县文旅广电局、县司法局、各镇各单位)

(八)认真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国家机关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和“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把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本单位、本系统普法工作总体安排,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习运用民法典的能力,提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要履行好社会普法责任,把民法典宣传普及与执法、司法、服务相结合,使执法、司法、服务的过程,成为宣传民法典、弘扬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责任单位:各镇各单位)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习、宣传、贯彻好民法典,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镇、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方案。

(二)创新宣传形式。各镇、各单位要以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充分发挥“报网微端屏”作用,扎实开展“民法典九进”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宣传民法典,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热情,运用相声、小品、歌舞等多种文艺表现形式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不断推动民法典走近普通百姓日常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三)提高宣传实效。各镇、各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县委普法办将结合“七五”普法总结和检查验收工作,对各单位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情况进行督导。

各镇各单位学习宣传民法典情况(含图片资料),请及时通过电子公文报送县委普法办(县司法局)。

中共宁陕县委全面依法治县     中共宁陕县委普法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宁陕县委宣传部             宁陕县司法局

2020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