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局属各股室(中心)、宁陕县148法律服务所、陕西秦林律师事务所: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司法部门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现将我县《“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陕县司法局
2020年6月21日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复工复产、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化解涉疫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通过开展品牌活动,做强法律援助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深化便民服务措施,拓宽申请渠道,提高法律援助首选率;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法律需求,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高法律援助满意率。
二、活动主题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
三、活动时间
2020年5月至12月
四、活动方式
1.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上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受援人简化申请手续。
2.在社区(村组)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
3.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养老院、军营等宣传日活动。
4.举办县法律援助中心、各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开放日活动。
5.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村组)、服务群众零距离主题活动。
6.开展法律援助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宣传服务活动。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阶段(2020年5月)。主要任务是: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第二阶段:主要实施阶段(2020年6月-12月中旬)。主要任务是: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2月下旬)。主要任务是:对全县“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成绩和工作亮点。
六、主要任务
(一)助力复工复产
1.扩充法律援助事项。对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对因疫致贫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与相关部门研究明确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人员范围,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
2.开展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开展“助力最美逆行者”法律援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抗疫期间援鄂的医务人员和其他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的家属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的,提供法律援助。
3.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引导困难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全面推广法律援助“预约办”“在线办”“网上办”。探索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以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对诉讼时效即将届满、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等紧急情况或特殊案件,可以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受援群众,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指导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引导受援群众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二)助推脱贫攻坚
4.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动法律援助逐步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逐步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5.积极参与帮贫扶困。深入摸排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等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推出有特色、见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依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6.用心用情服务农民工。深化“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完善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功能,做好农民工欠薪线索收集、统计咨询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工作。深入开展“情暖农民工法律援助”项目,发挥“中彩金”法律援助项目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中的作用。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联合人社部门,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进一步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等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知晓率。
(三)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
7.完善便民服务措施。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等实体平台为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积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助配合,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
8.提高法律援助质量。认真贯彻《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和《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提高法律援助标准化水平。县法律援助中心、各镇司法所继续开展好法律援助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对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进行全面质量评查,改进和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由县局分管领导负责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建立完善案件质量评估长效机制,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健全办案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的差别补贴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是精心谋划部署。各镇人民政府、局机关、宁陕县148法律服务所、陕西秦林律师事务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活动组织实施,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完成期限,层层抓好落实。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进村入户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及服务活动,跟踪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亮点经验和典型案例,讲好法援故事,扩大品牌活动影响力。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由县局分管领导牵头,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民政、工会等部门沟通联系,坚持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挺在前面,促进援诉对接、援调对接,加强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衔接配合,努力实现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是加强信息报送。各镇人民政府、局机关、宁陕县148法律服务所、陕西秦林律师事务所要建立活动信息报送和工作督导制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每月15日前上报活动的推进情况和统计表。活动期间,涌现的先进经验、亮点做法、典型案例或人物事迹等可随时报送县法律援助中心同时于12月20日前报送活动总结情况至县法律援助中心。
联系人:廖文彬 丁楠
联系电话:6828576
电子邮箱:1441334745@qq.com或者电子公文上报
附:宁陕县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宣传情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