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陕县城关镇继续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环境卫生、国土绿化、生态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使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宜居环境日益显现。
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件民心大事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实行“门前三包”,20000余人次参与村庄清洁;推行“四个一点”,完成改厕337口,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模式,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日扫日运;实施雨污分流,建设雨水管道、污水管道1400米,污水治理变清水;乡贤能人积极参与,建立长效机制管护机制,纳入村规民约,美丽乡村更美丽。
生态保护呵护绿水青山。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和战略的重要位置,用行动保护好碧水蓝天。认真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清理专项行动以及污染源专项治理行动,共清理河道126公里,垃圾300余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排查线索28条。网格员切实发挥作用,累计提交巡护信息5326条,违法信息提交2条。全面核实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林地流转等补偿到位情况,及时报告沟通相关部门,及时兑付到位。依据贫困情况对生态护林员进行合理调整,67名生态护林员补助人均工资7000元全部兑现到位。规范提升小餐饮、小作坊40余家,完成阳光后厨28家,油烟净化设施安装46家。
绿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林麝养殖120头,发展珍惜食用菌栗蘑种植11万袋、羊肚菌73亩、黄金木耳700余架,引导和帮助所有贫困户自主发展;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20个,投入配股资金720.8万元;做强并进一步规范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制度20个,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09万元;形成了麻庄村为代表的核桃产业园区、狮子坝村为代表的魔芋产业园区、大茨沟村为代表的林下中药产业园区、寨沟村为代表的板栗产业园区等20个,涌现出了滨海、长生、安宁兰园、梨子园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余个,完成特色种植养殖示范镇、10个专业村,建成县级产业园区 10 个,市级产业园区4 个,省级农业园区1个,形成了“山上建景区、山间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的“八亩发展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