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稳岗就业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5787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50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50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9813
  • 宁陕县财政局

    7002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4320
  • 宁陕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政局

    4065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925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796
  • 宁陕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

    2124
  • 宁陕县教育体育局

    2121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677
  • 宁陕县民政局

    1455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xwbmnsxrmzfbgs/2021-0090 公开责任部门: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0-10-12 11:49 成文日期: 2020-09-30 00:00
发布文号: 宁农水发〔2020〕98号 公开目录: 稳岗就业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各镇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农发(2020)153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县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现将《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9月30日


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返乡留乡农民工增多,农村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为深入贯彻中省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根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稳企稳岗、促进农民增收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集成政策措施,聚集资源要素,集合公共服务,促进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形成就业促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提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回归农业稳定一批。各镇要积极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投入农业生产,领办合办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社,开办家庭农场,兴办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推进农产品产业链、物流体系建设,扩大农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机会。

(二)工程项目吸纳一批。今年我县启动建设了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包括农业产业振兴“十百千”工程、高标准农田、香菇小镇、美丽乡村等,各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把农民工作为用工重点,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参与农田水利、村庄道路、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工程项目建设,吸纳更多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

(三)创新业态培育一批。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催生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直播直销等产业新业态,丰富产业形态,增加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

(四)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实施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推进行动,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创业环境,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积极发展乡村车间、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创意农业等,带动更多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

(五)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无法返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拓宽渠道,开发乡村保洁员、护河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

二、重点措施

(一)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稳定就业。围绕“三个三”产业体系,巩固提升核桃、板栗、食用菌三个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天麻、魔芋、中药材三个特色种植和中蜂、林麝、梅花鹿三个特色养殖业,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在农业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稳定就业。

(二)实施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吸纳就业。通过农业产业振兴“十百千”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的实施,优先安排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鼓励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积极参与高标准衣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增加收入。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建设原料基地,下沉加工产能,兴办商贸物流,增加返乡留乡农民就业岗位。

(三)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就业。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办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储藏、保鲜、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初加工。创建一批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引导发展一批有原料基地、有企业带动、有科技引领、有服务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延伸产业链,增加就业。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果蔬皮渣、动物骨血等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开展综合利用。

(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创造就业。拓展农业功能,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创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在开发田园观光、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烧烤野餐等户外休闲旅游项目中创造就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村电商,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为抓手,推进网上促销、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促销,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直播直销网红带货等新业态。

(五)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畅通就业。及时向社会公布政策清单、申办流程、补贴标准,确保政策和服务落实到位。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多元化就业指导,健全岗位信息公共发布平台,实现岗位信息在线发布和跨地区共享。加强返乡留乡农民工定期联系和分级分类服务,各镇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为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就业。将返乡留乡农民工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结合各镇经济特色和产业特点开展培训。将返乡留乡农民工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农业经理人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含现代青年农场主)、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养、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休闲农业云培训等培训体系。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扩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各镇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做好协调服务,开展以“进村入户、把脉服务”活动为工作着力点,把农民工就业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二)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发掘促进返乡留乡衣民工就地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选树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讲好就业故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举办和参加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展示和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成果,营造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良好氛围。

(三)强化监测调度。对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加强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动态监测,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开展大数据对比分析,做好就业形势研判,及时协调解决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有关要求

(一)深入开展大排查,进一步摸清情况。各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村就业情况调查,摸清返乡留乡农民工情况,特别要把“二次返乡”农民工情况搞清楚,要建立就业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各镇于每月12日前,将上月稳就业情况报送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农业股(联系人:丁仕刚,6825903)。

(二)开展上门服务,送信息送政策。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对接岗位需求,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宣讲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让返乡留乡农民工了解政策、利用政策。

(三)开展跟踪服务,促进稳定就业。返乡留乡农民工转岗后,不能一转了之,要跟踪就业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