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宁陕县人大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作者:罗友萍 来源:宁陕县人大 发布时间:2021-12-03 16:37 【打印本页】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人大机关精心组织实施,在人大系统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强力推动。一是加强领导。及时成立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委办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开展。二是精心谋划。紧紧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制定了县人大机关《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彩,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有效落实。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将宣传引导工作贯穿“我为群众办实事”全过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走访调研、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等时机,广泛宣传,扩大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影响力。

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推深零距离服务群众“321”工作法,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生需求,收集问题线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至今,县人大机关干部调研70余次,走访群众200余人次,发现问题50余个,已解决问题30余个。二是精心谋划实践活动。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县处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制定了《县人大处级领导同志“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共12项,其他县人大机关干部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基础上,制定了《县人大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统计清单》共80余项,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用好活动载体,务实推进实践活动。一是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按照巩固拓展兴隆村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县人大机关帮扶皇冠镇兴隆村,即刻摸清村情、户情和支部党员队伍情况,完善了帮扶思路,确定了帮扶目标,同时办成为村民销售约1吨菜籽油和蜂蜜、修建好八宝安置点后坡挡墙工程和村活动室后水毁河提工程等10件实事。二是聚焦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办实事。建立了重点建议跟踪督办、民生建议现场督办、疑难建议定期回访、一般建议常态督办的工作机制,强化全程督办力度。开展专项视察,专题听取和审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汇报,促进代表建议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县第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和闭会期间提出的227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回复完毕,办结率达到100%,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赢得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聚焦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票决办实事。自2019年启动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成立了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把代表票决制纳入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宁陕县人民代表大会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确定了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初选项目11个,分别涉及就业、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环境治理、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在县人代会议上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确定民生实事项目,专门研究项目实施监督方案,不定期组织代表进行民生实事项目视察评议,督促政府抓好项目落实。四是全面启动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五带五做”工作。在认真总结2019年以来开展的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五带五做”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出台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发放倡议书,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组织、引导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主动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监督促进作用,彰显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五是持续视察全县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工作,了解目前在建项目的开工率、建设进度、建设周期成效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投产使用项目的招工用工、资产资金、产量产能、效益回报等情况,现场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有关困难问题,通过产业项目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