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食用菌产业带富众乡亲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黄波

作者:佚名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19 10:08 【打印本页】

今年43岁的黄波,现任宁陕县黄波菌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发展壮大香菇产业中,凭着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赢得了事业,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2018年被安康市总工会授予“安康市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被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并荣获安康市“职业农民技术帮扶贫困户师资教学风采”展示奖;2019年被安康市委授予“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2020年获安康市2020年度优秀高素质农民,同年当选为元潭村和广货街镇乡贤理事会会长;2021年当选为宁陕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黄波也不例外。中专毕业后,因落榜放弃学业,他只身一人来到西安朱雀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做起了食用菌零售的生意。他深知只有靠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将来才会有出路。肩负理想,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边做生意,一边上网查资料自学,捕捉食用菌种植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信息,虚心请教。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后,他决定利用村上的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2010年10月,一家专门从事香菇、平菇、金针菇、木耳的原母种研发、推广、培育、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企业——黄波菌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黄波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管理,指导农户生产。他始终秉承“以信誉求生存、与农户同发展”的理念,推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为菌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消除群众顾虑。在服务农户中,他深入田间、大棚、种植户家中,为菌农传授食用菌种植生产技术,热心解答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深受菌农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黄波刻苦钻研技术和管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参加全国性食用菌各类博览会、交流会、研讨会等。经常到科研机构学习请教食用菌的栽培、管理等先进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有了客商的信任、菌农的支持,合作社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朝着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合作社现已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入社社员121人,会员遍布宁陕县村镇。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元潭村乃至宁陕县群众发展致富的“骨干”产业,成为服务群众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响亮名片。

2019年是元潭村计划整村脱贫退出节点。在元潭村,黄波既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村党支部书记。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他详细掌握每户贫困户的家庭基本信息,和驻村工作队一起逐户了解、掌握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家庭劳动力、主导产业及存在的发展难题等。通过摸底了解,他发现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但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信心三个难题。针对以上三个难题,他提出了免费建大棚提供菌棒、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受保护价格的销售合同三项措施,彻底打消贫困户的顾虑。

元潭村贫困户施某,家里3口人,勤劳朴实,但由于先天性残疾,平时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得知合作社出台这些优惠政策后,率先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3元的价格向他提供菌棒1.5万袋。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做好培植和采摘,当年就增收3万余元。

黄波除了利用合作社在面上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外,在帮扶一些贫困程度深、不具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贫困户时,也是下了一番“绣花”功夫。

元潭村有四个组,其中有三个组分布在210国道周边,只有坪沟组被一条旬河隔开,全组55户群众生活在延绵六、七公里的山沟里,其中有22户是贫困户。为了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合作社一方面积极动员他们发展食用菌和养蜂产业,另一方面实行结对帮扶,依托合作社的资源发动村上的能人大户组成一支特殊的扶贫工作队,专门帮扶村上最困难的贫困户。

刘礼春是黄波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为了改善他的生活条件,他出资为刘礼春家硬化了地面,又联系连心干部对家里的照明线路重新规划。“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看着干净整洁的水泥地面、错落有致的电线线路,刘礼春老人由衷地感激。

在各级的帮扶指导和大力支持下,2019年元潭村顺利脱贫退出,黄波菌业专业合作社被广货街镇授予“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黄波热心服务困难群众的行为也感动着每一位元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