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琴,女,1973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93年毕业于安康第二师范普师专业,同年走上教育岗位。从教29年来,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同事的称赞、学生的爱戴、领导的肯定和家长的好评。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她热爱教育事业,用爱播种希望。自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自己平凡却不平庸的人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她始终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用高尚的师德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面对学生,她甘做人梯。
认真教学,潜心教研。在教学中,她潜心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积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进行“自主课堂”教学,注重“1+X”群文阅读拓展;主动担任学校、大学区课程改革带头人,承担课程改革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她与时俱进,加强培训学习,利用校本研修、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做到内练素质,外塑形象;积极参与三个省级课题研究,主持一个市级课题研究,所有课题都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课题;做好常规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失。在每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中,她所带的班级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克服困难,忠于职守。从教以来,她遇到困难总是咬紧牙关,坚强地挺过去,从不给组织讲困难,绝不给学校找麻烦。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仅干好分内的工作,而且主动完成分外工作。老师请假,主动顶课;学生生病,积极送医;特殊学生,关怀备至。2013年4月,她在学校不小心摔倒,造成右脚撕脱性骨折,遵医嘱需要休养三个月。但一想到班上的学生,她就如坐针毡,在家只休养了23天,勉强能活动后就拄着双拐回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2021年10月,做完一个手术一周后,她迅速返回教学岗位。她忠于职守、认真做事的态度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同事的支持与家长的赞誉。
关爱学生,真诚待人。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对待学生的态度如春风一般,对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一视同仁。无论任何情况,她从来不用刻薄、粗俗的语言打击学生,更不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她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总是发生于细微之处,存在于她的言行之中。
在29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始终坚守着一腔热忱一腔爱,用真爱换得真情在。她先后多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标兵”“模范班主任”“教育先进个人”“教学质量优胜者”“课改骨干教师”等荣誉,多次获得市、县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多篇论文在省级教育期刊获奖;2019年,她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成绩已经属于过去,未来还需努力奋斗。”
对于她来说,教师是职业更是事业。作为教师要爱教育、敬职业,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不慕利,脚踏实地默默地用真爱教学,真情育人。她坚信只要把汗水与智慧挥洒在教育的沃土里,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