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政协宁陕县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37号提案的复函 | ||||||
编号 | 137号 | 办理部门 | 县教体科技局 | 处理状态 | |||
签发人 | 陈衍子 | 签发日期 | 2022-07-27 10:50 | 发布日期 | 2022-07-29 09:16 | 类别 | A类 |
案由 |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育活力的建议 案由:近年来,我县优质师资流失较为严重,初高中后备教师储备不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建议: 1.拓宽教师招聘途径,解决教师“招进难”“留住难”的瓶颈,夯实教师后备人才储备。近年来,我县招聘教师途径主要有:特岗教师、省招教师、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家免费师范生等四种途径,而这几种途径各有弊端和限制。建议由教育体育科技局、人劳局、编办、学校相关负责人组成工作专班,每年深入我省各个师范学院现场招聘本县籍优秀本科毕业生,充实我县教育人才储备,这种教师招聘途径既能保证引进人才,又能很好弥补现行教师招聘途径的不足。 2.为学校、教师真正“减负”赋能增效,为教育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减少教师承担的与教学关系不大的各类检查、网络学习、点赞、APP打卡等,让教师能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按照陕西省《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系统要继续加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即省市县三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类)及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和实战练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同时要加大对我县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搭建各种交流展示平台,提升他们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度。再次在职称晋升、评优评模等方面向骨干教师倾斜,对于工作突出者可破格晋升。 4.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各学段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果奖惩机制。关注城乡教师工资待遇逆差现象。城区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工资待遇反而比乡村教师低,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也影响了城区教师工作积极性,希望县委、县政府、教育体育科技局破解教育困局,着力解决城乡教师工资逆差问题,真正体现教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 |
||||||
回复 |
对政协宁陕县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137号提案的复函 周华委员: 您提出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育活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拓宽教师招聘途径的建议 在以往招聘教师途径的基础上,从2022年开始,我县实施“优师计划”,从优秀高中毕业生中培养教育人才。关于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师范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的问题,经咨询人社部门,目前招聘的程序为:报送招聘方案、市级人社部门审批、组织考试面试、拟聘人员公示、招聘录用,从程序上来看并不适用于深入师范院校进行自助招聘。在以后的招聘过教师程中,我们将进一步严格招聘条件,为宁陕教育招聘优秀的教育人才。 二、关于学校、教师“减负”的建议 2021年7月,县委办、政府办印发了《宁陕县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宁办发〔2021〕12号),规范了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和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项。2022年5月,县教体科技局又对中小学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情况进行了梳理,目前考核项目为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综合质量监测评估两项,每学年检查学校4次,均为每季度结合安全大检查开展的综合检查。 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由县教体科技局统筹安排,要求一般不得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受疫情影响,各级各类培训从2020年开始由线下集中培训转为线上网络培训,造成工学矛盾突出,我们将及时向上级反映,适时调整培训时间,进一步减轻教师负担。 三、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今年我局会同县人社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和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作用。我局于2021年出台了宁陕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四五”培训规划(2021-2025),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不断拓展培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课、观摩课,通过交流互动和实践练兵等方式提升培训吸引力。每年教师节期间通报表扬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多渠道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在晋升职称时,骨干教师可以凭借相应的荣誉免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四、关于健全教育质量奖的建议 县教体科技局正在起草宁陕县教育提质增效奖励措施,涵盖了我县教育的各个学段,明确了奖励标准,待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城区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比乡村教师低,我们也将积极向上级反映,努力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距。 宁陕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2022年7月27日 联系人:陈远志 联系电话:0915-6822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