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金川镇以巩固平安示范镇为契机,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在每个村选出3至5名积极热心又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志愿者,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支23人的“厚德乡贤”队伍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2023年7月17日。一个说着标准普通话的女子在乡贤工作室门口反复念叨:“感谢乡贤朱姐,协调解决了我的问题,不然我就活不下去了。”
金川镇兴隆村的韩某和孙某在江口法庭离婚后,因天麻、山林土地等问题产生纠纷,依旧吵吵闹闹了一个月时间,经过村级调委会多次努力未调解成功。为消除安全隐患,维护和谐稳定,金川镇统战联络组,经过研判,认为乡贤朱润侠和韩某关系较好,联合镇司法所和所在村委会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经过多次的入户走访,发现韩某自河北嫁到金川已经20余年,虽然经过江口法庭判决孙某与韩某离婚,但是韩某认为孙某欺骗自己,思想负担比较重,计划在互联网发布负面言论。
乡贤朱润侠首先是找到孙某告知当前情况,虽然离婚,但是涉及土地山林和天麻等存在一定争议,请孙某拿出态度解决问题。重点是给韩某讲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其次是请韩某要保护好自己,不能在找孙某闹事,更不能在互联网上发布违法信息。第三是倾听韩某的诉述,让韩某的情绪得以宣泄。找到双方的共同点,最终孙某补偿给韩某四万元,并签订了协议。四万元的协议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更是挽救了两个家庭的护身符。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矛盾这些看似“小事”,但是调解难度本来就很大,也容易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乡贤”不是抛开现有调解体系“另起炉灶”,而是在调解工作基础上对人员力量进行有益补充。用好“法理情”,架起“连心桥”。基层调解不是“和稀泥”,乡贤更不能成为“和事佬”。调解邻里纠纷,既要善于讲法律,又要善于讲道理、讲感情。朱润侠虽然不是专职调解员,但乡贤遇事儿不回避,积极协调解决,用真心和热情化解了一个个“小矛盾”,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说起今后的社会治理,朱润侠信心满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很受启发,还要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乡贤的作用,共同画好最美‘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