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庭长,请你到我们村上来一下,我在修灶房时被邻居阻止停工了,你快来给我们解决下。”宁陕法院江口法庭在接到江口镇江河村民曹某的反映后,及时赶到现场,考虑到原被告系邻居关系,即邀请司法所、村委会干部及乡贤共同参与调解。在查清问题根源后,调解人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两家进行思想疏导,引用历史典故和身边的真实案例,耐心讲解《民法典》中关于物权和通行权的具体规定。双方了解清楚后,态度逐渐缓和,并达成调解协议。以上这起案例是江口法庭运用诉源治理“133”工作法进行诉前调解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宁陕法院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落脚点,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发展。10月19日,该院联合江口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在江口镇部分村开展“无讼村(社区)”创建活动。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建“无讼村(社区)”是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一种方式,县法院、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及村委会等将统筹好各方力量强化源头矛盾化解,继续加大诉前纠纷排查研判,用调解的方式让矛盾纠纷双方握手言和,从而更加高效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该院领导表示,江河村是江口法庭对口帮扶村,近年来江口法庭探索创立诉源治理“133”工作法,推行“法官讲法、乡贤说理”做法,主动对接综治中心、三级网格、乡贤调解平台,邀请调解员、网格员、乡贤参与调解,为创建“无讼村”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讼村”创建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实践,主要目的是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构建诉源治理多元共建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推进县法院与各镇、村(社区)互联共建,实现活动共建、资源共享,将“无讼村(社区)”创建工作融入社区日常工作,实时收集民情民意,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减控矛盾纠纷发生,为平安宁陕建设贡献力量。
今后,宁陕法院将以创建“无讼村”为抓手,通过多方联动、协作配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诉源治理新局面。充分发挥“无讼村”辐射示范作用,有效推动全县其他镇村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分层化解,为促进宁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