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金川镇兴隆村的村道上一辆辆满载而归的面包车、小卡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让本来就不宽的村道显得格外拥挤、忙碌。一打听,原来是兴隆村的天麻收获了,这些车上装的都是小贩们争抢的“战利品”。
小贩的脸上挂着笑容,兴隆村的百姓更是喜笑颜开。
“白天要想入户找人,基本上找不到,都在山上忙着挖天麻,要找人只能等到晚上或者下雨的时候,这些天收天麻的小贩都在抢着收,有的直接蹲在人家天麻园里,从地里挖出来直接上称拉走,稍微慢一点就收不到了,有的直接和农户联系预定。”村支书自豪的说到。
天麻是兴隆村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该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有95%以上住户都有这项产业,且技术成熟,产品质量过硬,家家都有种天麻的能手也成为兴隆村天麻产业的亮点名片。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领头羊”的带领。近年来,兴隆村支部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实干”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思路,采取“边发展、边探索、边改进”的发展模式,着力破解发现难题,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符合实际、稳步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该村土壤多为砂质壤土,土质疏松,山大林深,都是适宜天麻生长的栎树林,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这条路走的并不顺利,2016年,户均存款不到1.5万元,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寻找生存的空间。
同年换届,为改变现状,新村委班子通过组织召开院落会、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广泛征求发展意见,通过综合考量,一致决定将天麻作为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个建议也得到当地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作为当时的新型产业,技术、销路都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委看到这个现状,决定动员5名党员作为这项产业的试点户,并安排到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地方学习经验,予以资金支持,签订回收承诺书,从根本上解决试点户的后顾之忧。事实证明,这几名“先锋官”也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让群众见到了效益,销路更是不愁,后来竞相发展,才有今天的规模。2022年,该村户均收入超5万元,相比2016年翻了近两番,全村存款超千万,预计2023年同比增长在20%以上。
产业的壮大也不断涌现出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上的产业大户,李吉华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本人还是县农水局特聘农技员。不但自身有过硬的技术,还拥有自己的万窝天麻产业基地,2022年旱灾不利的情况下,他的天麻依然喜获丰收。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技术,谁有需要他都会毫无保留的传授,同时到他的万窝天麻基地来学习的群众也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他已经为超过2000人讲授过天麻种植技术。
他表示:“技术大家都会,只不过是体现在细节上,我们传统天麻的优势在于种植时间长、适应能力强,有一定耐寒、抗寒能力,学会掌握比如看菌丝、地质等细节的话会大大增加种子的成活率和产量,还有减少对木材的消耗和浪费。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个没有什么好遮掩的,大家都学会了,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于这项产业都是很好,不怕人学,就怕人不学。”
11月8日,他就出售了大约5000公斤左右,收入约13万元。
走到其他农户的天麻种植区,个个都是笑容满面,挖天麻就像是挖土豆一样,圆滚滚的破土而出。虽然嘴上家长里短的,但手上的动作干脆利索,毫不拖泥带水。
为了使这项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镇党委政府也在积极“助力”,经过协调努力,2022年全镇完成了3000亩自用材储备林建设,种下的是一颗种子,长出的却是百姓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期盼。
据了解,近年来,金川镇党委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集思广益,针对各村不同的特点发展不同的产业,不仅要让传统产业得到持续发展,还要引进新型产业形成互补,实现新老产业相辅相成、并驾齐驱,为镇域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