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宁陕采风专辑系列①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14 11:14 【打印本页】

   前言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一条山脉,它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一带,作为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它绵延1600多公里,气势雄伟地横亘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还区分着北方的豪迈敦厚和南方的温婉灵秀。
在秦岭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古代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南北走向的大道就被称为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它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汉、唐两个朝代,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汉唐时期,子午道一度成为国家驿道。子午道全长千余里,其中穿行于山间的谷道占80%以上,沿途保存着大量有关遗迹和历史文物。宁陕县境内的子午道旧路上,发现栈道遗迹多处,其中以月太公路沿线存留的栈道、栈孔、古石阶路及碑刻遗迹最为完整、重要。
为了进一步繁荣安康散文事业,促进地域文旅融合,应宁陕县文学艺术联合会邀请,10月28-29日,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组织部分作家赴宁陕县举办“秦岭之心,绿都宁陕”暨“子午道文化采风”活动,整个活动历时两天,通过重走子午道,探秘大秦岭,作家们在祖国的大美河山中孕育灵感,佳作频出。现将部分作品陆续刊发,与大家交流。
                                 (编者按)

目录

    


王晓群:路过旬阳坝

张朝林:宁陕短章

王娅莉:秦岭记忆

钟帆:重走宁陕段子午古道    

  

     

路过旬阳坝

 

        

                                     □王晓群

      清晨,太阳越过山梁,把暖暖的阳光洒在秦岭深处的旬阳坝。晨晖,努力驱赶着阴冷和霜寒,树更显,叶更亮;薄雾,从森林里缓缓飘出,慢悠悠地弥漫在山峦、丛林和田野。



   

      我独自一人漫步在静悄悄的小街上,没有响亮的声音,没有车辆的喧嚣,没有游人的打扰,安静中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这是一条幽长的小街,两边是低矮老旧的红砖青瓦房屋,一根根高高的立柱支撑着长长伸出的屋檐,屋檐下的木门木窗已经退去原本色,很久没有启开的镶板店铺落满尘土,古香古色中保留着沧桑的韵味。


     这是一个被时间遗弃的小街,曾经的驿站不见踪影,曾经故事正在消失。

当年,陕西省省宁东局的大本营就设在这里,近万人的大单位,让这个秦岭中的小街成为远近最热闹的地方。




      记得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刚刚参加工作的我与领导一起乘班车前来旬阳坝,检查宁东局基建预算拨款支出情况。整整一天的路程,晚上才到宁陕县城。前来接我们的大货车司机说平河梁的雪大,晚上不敢驾驶,我们只好在县城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中午到旬阳坝,就住在小街旁。一个人来人往地方,街上商店里都是时髦的衣服和生活用品,琳琅满目,要啥有啥,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旅馆和饭店,一些装载木料的大小车出出进进。山民的地摊上摆放着各样山货特产,有核桃、板栗、香菇、木耳,最引人注目的是麂子腿、野羊肉和熊油。下午饭安排在机关食堂,宁东局财务科长私人掏腰包我们炒了半盆酸辣麂子肉。很香,辣得我满头大汗。晚上局领导招待我们看电影。电影院里挤满了人群,从着装的布料能分清一半是伐木工,一半是周边的村民。几把藤条椅摆放在电影院的中间,格外显眼,那是对我们的“特殊待遇”。一盆木炭火伴我们看完朱时茂演出《牧马人》。


      第一次走进旬阳坝,良好的印象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上世纪九十年代,宁东局总部迁移到关中后,带走了这里人气,带走了这里繁华,也带走了寄居在这里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新修高速公路的绕行,旬阳坝一下子静的下来,恢复了千年来本属于自己的清静。


     后来的多少次从这里路过,匆匆来,匆匆去,匆匆中再没有过多的记忆。

去年夏天,朋友推荐到旬阳坝避暑,我爽快的答应。


    小镇已不是从前的小镇,公路成了大街,大街上多了许多客栈,每天都有上千客人前来休闲避暑,基本都是来自不远处的西安。我们住在一家叫南山客栈的农家,没有蚊虫,不用空调,每天每人吃住一百元。一日三餐,餐餐都有特色土菜。早上起来在周边的山野转转,中午打打小麻将,晚上再喝几杯小酒。清风明月,悠闲自如,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吧!



     慢慢的步子走出小街,自觉不自觉地把我带到大街上那家南山客栈。漂亮的女主人满脸笑容的问我,夏天都过去了,马上就到冬天,你咋才来。我笑笑说夏天来时你这里已经住满了客人。她说应该提前打个招呼。虽然口气埋怨,倒也十分亲切。我说其实并没有来过,只是玩笑而已。明年夏天一定再把朋友们带来,,我们还住一月时间。她满口答应,要把最好的房间留下。还告诉我乡村振兴的实施,旬阳坝正在打造旅游度假地。


   执意留我吃顿中午饭,说明采风任务在身,我只能匆匆作别。


   挥挥手,告别漂亮的女主人,心里莫名升起一份期待,期待小镇的明年……





宁陕断章

 

□张朝林

城隍庙

一只金鸭子,拽着一艘石船,沿秦岭的一条小河游走,游走了几千年,遇上上游一个美丽的河湾,就搁浅了。

搁浅的石船,在这里长安。从此,这条河就有了名分,就叫长安河。一碗水端平的金鸭子,把长安河分成两股,一股向东,一股向西,润出月亮般的石船,之后又合二为一,围成一个水月亮。水月石月,交相辉映,吞着长安河清流,向南湍去,湍出秦岭千年的烟云。

金光闪闪的鸭子,始终牵绊着石船,潮来船升,潮去船落,静静地卧在长安河中央,卧出吉祥,卧出安泰,卧出两岸繁花似锦。

一雄一雌的两棵夫妻松,看中了这块宝地,在石船的上游安家,一住就是三百多年,葱葱茏茏,扬着从远古跑过来的风,朝着秦岭的深处启航。

乾隆的风,在这里凝固成一座城隍庙。从而庙乘着船,船载着庙,在长安河的沙洲上,沐着阳光,披着月光,荡漾着白云,“金鸭浮舟”驶出秦岭,驶出八千里路云和月,在世界的洪流里漫游。

寨沟

几朵吉祥的云爱上了寨沟,由于爱得太深,就化作吉祥的鸟儿,名字叫朱鹮。

从此,寨沟的天空、山峦、田野,就有几片红云飘来荡去。

一位秦岭的汉子,也爱上了朱鹮,从此,他把爱情给了朱鹮。他给朱鹮安家,安在白云下的青山绿水上。

他带着朱鹮种庄稼,在静静的寨沟,把玉米、水稻、鱼虾以及月亮种下。

他领着朱鹮飞翔,飞翔在秦岭的山岭间。

他教朱鹮谈情说爱,一对对恩爱的朱鹮,围着他跳舞。

他当接生婆,把400个可爱的朱鹮小宝宝接到这个世界,用心呵护。

他又拿着爱的目光拧成的鞭子,把一对对成熟的朱鹮夫妻赶走。恋恋不舍的朱鹮围着寨沟盘旋,把一声声感恩鸣叫声留给寨沟的山山水水。

他挥舞着告别的手,把秦岭汉子的泪水滴出来,融入寨沟的山水中。朱鹮继续盘旋,他继续挥手。

最终,朱鹮朝着远处飞去,给寨沟留下一道祥云。

陕西的七朵祥云,孵化成七千多朵,从此飘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给人们罩上和平的祥云。

这位成为朱鹮恋人的秦岭汉子叫李夏。

悠然山


坐在悠然山下的时候,那朵白云比我先到,搂着悠然山窃窃私语,想必它也爱上了悠然山。

爱悠然山的风,总是把山的味道,带得很远很远,夹在唐诗和宋词里。

爱悠然山的海棠和野海棠,漫山遍野的海棠花和野海棠花相映生辉,羞得五月红了脸。

爱上悠然山的湿地,一块块从天而降的宝镜散落在悠然山中,把悠然山打扮得晶莹。置身这一大自然馈赠的湿地之中,千万年岁月涤荡的气息向我缓缓袭来,条条草排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朵朵芦苇花摇曳在水上,无数野生水鸟在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让人流连忘返。

爱上悠然山的红叶,远望,枫林如燃烧的火焰,红了天际。这是秦岭燃烧的激情,表露得淋漓尽致,悬挂在秋风中,让云仰慕。

爱上悠然山的鸟鸣,唱着乐曲的鸟鸣,总能让急躁的灵魂安定。爱上悠然山的溪流,弹奏着千古绝唱。

腰竹岭

平河梁的名字很多,我独爱腰竹岭这个乳名。

细腰修长的翠竹爱上了平河梁,爱得死去活来,爱得宁肯让自己只长到齐腰高矮,也不肯离开。

越矮,距离平河梁就越近,爱就扎得越深。

平河梁,您好大的胸怀啊!敢把长江、黄河分开,把秦岭的热血,一半北上给了黄河,一半南下给了长江。从此,两条河流滋润着华夏。

平河梁,您好老的历史啊!子午道上的马嘶声、战火的雷鸣声,还能听到盐道的驼铃声,驿站的歌舞声,还在小溪中流淌。

平河梁,您好潮流啊!时代的潮流,化作平坦的公路,给您绕出了几许的妩媚。中国的绿色,被您搂得紧紧的,放出了清水和白云。美丽的民宿,睡在您温暖的怀中,圆了时代的美梦。


秦岭记忆

 

                                         □王娅莉


     第一次经过秦岭,是六年前,走到鸡窝洼,浓雾翻滚,车灯都照不亮,这地方,怎么住人?然而一过腰竹岭,气温就上升了,暖黄的阳光照在松树和杉树上,一个安然恬静的村子——胭脂坝出现了。


    六年前来胭脂坝,已过霜降,河里的大石头,石头砌的房子,冻得线条僵硬。桥边一树红枫,衬着乌黑的桥栏杆,玻璃一样的溪水,悄无声息流过。然而,一股浓白的炊烟从茅草房上袅袅升起,一只花母鸡从稻田里跳跃过来,胭脂坝,终究还是人间气息。


    这天,太阳很给面子,照得山岭明晃晃的,一朵很大的白云,浮在山梁上,整个胭脂坝都快住进云里了。山坡种满红茱萸,满树摇曳的小红果子,就好像红豆树一样,风一吹,红果子和树叶子一阵乱摇,人的心也跟着乱动了。稻田里堆了收割后的稻草,玉米秸秆,任鸟雀啄食。这天来胭脂坝的人多,路边停满了车子,一户整整齐齐的院落,银杏落了金灿灿的树叶,房顶上也铺满了金叶子,但这种绚烂是属于自然的,人家搬迁走了,门锁关着房屋的一切秘密。所有生活的痕迹,很快被大山所吞没。


 



    把寂静还给山里,把人扔给城市。城市的人又跑回来,在秦岭的大山里找寻人类的共同记忆。


    旬阳坝也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青石板街道从老房子中间穿过,老房子却大多已经空了,上锁的木板门,不知道锁住了哪家琐碎的故事,落满灰尘的蜂窝煤炉子,不知道煮过哪家的年夜饭。剩下的几户人间,挂了满墙壁金黄的玉米穗子,衰败的颜色和玉米的鲜艳,形成一幅奇特的画面。我在这街上走,脚步尽量轻巧,生怕一不小心,踩着了谁的誓言。旬阳坝曾经有过非常繁盛的时期,大量的木材运输要经过这里,是子午道翻过平河梁的重要节点,也是曾经的宁东林业局所在地。宁东林业局有当时最高档的住宅区,四层楼,每一个住户外面架一口天锅,那是十几年前最先进的卫星接收器。现在整座楼房已经墙皮脱落,大部分房子空着。好在那天太阳极好,天空发蓝,空气中也飘荡着淡蓝色的晨雾气息,有人晒黄豆,有人晒玉米,有人晒被子,一只灰色的小兔子跑出来,支棱着两只耳朵,晒兔子的心事。街上开了几户民宿,价格不贵,想寻找小镇记忆的人可以住一段时间。去山上看笔直笔直的杉树林,看树上的苔藓,看一年一年积攒起来的树的皱皮,还可以去河里捡捡石头。



 

    秦岭最古老的记忆在子午道。住在月河村的农民,曾在河边捡到铁锈的箭头和战车的配件。河边石头上,大大的圆孔,那是立石桩的地方,山崖上,有开凿的痕迹,这些最坚硬的岩石都曾用最柔软的手掌砍削过。在秦岭,你会发现最硬的不是石头,是流水,曾经行战车、跑骏马的子午道,都消失在流水的冲刷里,流水把石孔磨得很光滑,像舂米的石臼,流水又把岩石抚摸得失去了痕迹,只有几根光滑的石柱。河边的大石头被揉搓成一块块鹅卵石,有青灰的,有锗黄的。也有大的搬不动的石头,流水就把石头边缘磨平,人坐在石头上,感觉平展展的大石头像个晒席。



    风吹过秦岭,满山的石头都动了,唱着两千多年前的歌,蓝色的雏菊盛开了,冷静而高贵。传说王莽修这条栈道,是为了出嫁女儿。汉朝的公主经过这里,是否也看到了黄色、蓝色的雏菊?


    站在子午道的山间,树叶刷刷拉拉落下来,这声响令人惊骇。无数张红黄色的树叶在空中飘飞,幽暗的山谷,落叶的响声惊心动魄,好像是万箭齐发。记忆从树林的深处飘散出来,是腐烂而又清新的味道。但这不是我的记忆,是秦岭的记忆。知道细节的山民都已去世,子午道的历史也只是史书上简略的一笔。我恍然觉得,这树叶不是从树上落下的,而是从天空,从深奥的不可知源头的宇宙落下。这是无尽的时间之河,在神秘的不可见的过去,在变化的不可知的未来。

 


     人总在和记忆的消退抗争。在渔湾村,建了民俗博物馆,有鱼篓、纺车、锛子、刨子、油罐、酒壶,有那个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稻田里,修了小铁轨,一伙已过不惑的中年人,坐了稻田小火车,笑得东倒西歪。朱鹮从开满菱花的田中飞来,去追逐山里的那只。

 

    朱鹮是喜欢秦岭的,否则怎么会安然在稻田求偶和踱步呢?我最感兴趣的,是鸟儿在求偶期居然会分泌出染料,把自己染灰。过了求偶期,它又恢复成白色。朱鹮有六千年的历史,秦岭的故事,朱鹮大约记得吧?

 

     午夜,我们去宁陕县城的山顶看月亮,漆黑的夜色中,月亮又大又圆,真是不见长江送流水,但见山月初照人呢。



重走宁陕段子午古道

 

  □钟帆





葵卯年金秋九月十四至十五日,公历十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秦岭之心,绿都宁陕暨子午道文化采风”活动,在陕南安康市宁陕县顺利举行。此次活动得到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日报社的热情指导,由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文史专委会、中共宁陕县委宣传部主办,宁陕县文联、作家协会承办。来自安康市的十三位散文作家和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广电局、县文联干部以及当地作家、艺术家一道,先后参观了金鸭浮舟城隍庙、朱鹮野化放飞基地、悠然山高山湿地公园、渔湾逸谷等景区,实地考察了古子午道上平河梁、旬阳坝、月太路、古桑墩、太山庙等段落的文化遗址。


在老城城隍庙,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盛宁倾情介绍了每年农历四月八城隍庙会的盛况,着重详细介绍了城隍庙的建造历程、建筑风格、文物价值和金鸭浮舟的传说。在寨沟朱鹮基地,中国好人、已守候朱鹮十六年的站长李夏带领作家们参观了展室和朱鹮野化放飞饲养区,着重介绍了朱鹮驯化的基本情况及其生活习性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朱鹮被誉为“爱情鸟——东方红宝石”。全国范围内,朱鹮种群已由当初发现时的七只,发展壮大到如今的九千只,野化放飞保护野生濒临鸟类种群成效显著。在汤坪八亩悠然山旅游度假区,景区导游讲解员引导大家参观了名门堂精美绝伦的“孔雀开屏”枣木根雕,枣木根茎之大、树华石等令人咂舌、称奇,其镇店之宝——玉器摆件“一统天下”“九龙九凤”等精美木雕,也是材质上乘,精妙绝伦。我们还车游观赏了悠然大道旁绚丽的红枫,以及秦岭秋天景色与单体建筑。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层林尽染,满山锦绣,大家陶醉其中,不亦乐乎。在汤坪渔湾,开会座谈、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热衷于渔湾村博物馆里的生产、生活器具,一些老物件,勾连出许多怀旧的遐想。对渔湾的地貌地形产生好奇,竭力想象一水环绕而形成天然太极真图的画面来。作家们坐上田园小火车,观赏太极真图里的荷塘、稻田、精品民宿、农家院落,乐哉悠哉,悠哉乐哉,唯美浪漫,好生享受。市、县两地书画家还以笔会的方式,交流书画创作艺术作品。特别是参与活动的部分书法家专门为老城城隍庙题写了不少的古诗词和参观感受,留下了多幅宝贵的墨宝。


采风活动的重头戏是在重走宁陕段子午古道上,为此,专门安排了一天的时间,确定了“穿越秦岭,探寻历史”为主题的子午道文化采风活动。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点,稍作整理,我们五辆车一字排开,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座驾充任头车带路,安康来的三辆车居中,我和阮主席的车殿后。五辆车从五廊关启程,沿着210国道向北行进,开启新的一天,重走宁陕段子午古道的旅程。


第一站,平和梁顶。随着2007年10月,京昆高速西汉段通车,大小客货车引流到高速路上,210国道失去了往日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显得十分冷清,没有多少车辆来往。我们沐浴阳光、迎着朝霞、一路向北。五辆车组成的车队有序加油,奋力爬坡,随山就势,螺旋上升,半个来小时,我们就顺利到达平河梁顶。


平河梁,位于我县中东部,属秦岭支脉,横贯于我县中部偏东,是本县最大山脉之一,也是月河、池河、长安河发源地。主梁长约10千米,宽约5千米,主峰海拔2679米,平均海拔2300米。整个山梁由北向南延伸,山势由高到低下降,梁顶平缓。是汉江流域旬河水系和子午河支流长安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子午道北段和南段的分界点。是陕西省宁东林业局的管辖区,松、桦等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挺立的落叶松,株株独立、棵棵挺拔,极像顶天立地、敢于担当的宁陕男子汉,刚毅正直、宁折不弯,有着一股“刺破青天锷未残”奋力向上、勇者无畏的精神。




我们在梁顶极目远眺,苍山如黛,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山梁,树木高大,伟岸挺拔,傲视群雄,眼界开阔,凉风习习;山涧,雾气缭绕,云蒸霞蔚,云海苍茫;小溪,流水潺潺,淙淙作响,一路小跑汇聚成河;树木,好似站岗放哨的士兵,在大地上站成了风景,静静的守护着这方山水。真是一幅雄伟壮丽的神奇画卷,一帧色彩诱人的锦绣山河。


翻越平河梁,我们继续前行在210国道上。国道两旁,山大沟深,阴风阵阵,使人不寒而栗。满山秋景,色彩艳丽,在阳光照射下,分外引人注目。红的亮堂,黄的宜人,绿的通透……情不自禁地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就像是一位天才画家,把秦岭的山山水水描摹得层林尽染、分外妖娆。


上坡靠马力,下坡靠技术。车辆下行,一路下坡,道陡弯急,制动加惯性,很是考验驾驶员技术的时刻到了。慢点,再慢点,不要捉急,安全第一。我时刻提醒着驾驶员,生怕出现任何意外。


第二站,旬阳坝老街。清代嘉庆年间,因此地平坦、向阳,人们修房造屋,逐渐形成街道。且处在旬河以西,故称旬阳坝。由于省宁东局机关、各部门均在此地,采伐队、伐木场、堆料场、医院、学校、食堂、俱乐部、电影院、商店一应俱全,鼎盛时期仅伐木工人就达二三万人。在木头经济时代,一时间山欢水笑,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灯火辉煌,被人们称为“宁陕的小香港”。随着天然林禁伐、厂部迁移,人口流失,旬阳坝顿失繁华,日渐萧条。




旬阳坝古街,现已被规划入秦岭国家中央森林公园范畴内,正在着手准备招商引资工作,开发利用和保护古镇的步伐正在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旬阳坝的明天定会成为都市人心中的“香格里拉”,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度假的天堂,成为真真正正意义上的天然氧吧。


考察完古街,我的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生发许多感慨。环境是一种先决性的因素,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究竟我们有什么?有哪些特色产品和长处?还有哪些短板和不足?怎样迎头赶上,不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呢?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一系列的机会机遇,一个又一个的良好发展时期,我们都在干什么?我们都在怎样干呢?冷静想一想、看一看,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山水、植被、空气、动植物资源、山货特产、中草药材、生态养殖……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和强项,能够甩掉别人好几条大街,不要不要的了。最为根本的是善良、勤劳、淳朴、好客的宁陕人民群众从骨子里表现出来的那份坚韧和顽强。穷则思变嘛,人之常情,在宁陕人的思维中,劳动创造财富。人生唯有奋斗,才能够行稳致远,收获成功。


第三站,月太路腰竹岭。我们继续前行,车行十余里,在麻古坡下的月太路口拐进月太路,向着太山庙镇进发。


月太路,位于县城东北部,起于月河村接210国道,止于太山庙镇政府所在地,属县乡道,长41.27千米,沿途经过城关镇月河村、太山庙镇太山村,1975年建成,以起止点命名。腰竹岭,位于城关镇月河坪村南10千米处,山势平缓,东北至西南走向,海拔高度2222.3米,早年此岭长有松花竹,齐腰身高,故名。


走着走着,我发现车队只有五辆车了,怎么少了一辆车?原来是李会长乘坐的车辆没有拐进月太路,而是沿着210国道开往江口方向去了。通完电话,我们边走边停,察看子午道上遗留下来的栈孔,寻找隐藏在山水草木间的碑刻,等候掉队的车辆。


在月河坪村,村民高玉志夫妻二人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中,散烟倒茶,在木质扁桶里,用塑料盆子盛满一大盆野生板栗,让作家们尝鲜。他连忙说:“来来来,尝尝野生板栗呀,这板栗,香甜可口,口舌生津,好吃得很呐!”当有人提出:“卖不?”他答道:“只吃,不买。随便吃,就是不买。”其勤劳质朴、真诚自然、热情好客、以礼相待,很是让人感动。




交谈中,他知道我们是来自市县的散文作家,重走子午古道,专程考察古道上的历史遗迹。他说:“我随便一翻,就是古董文物。”他即刻进屋,翻出了珍藏在家里的古铜钱币(有较早的五铢钱和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通宝一大串子)、青铜器残片和大量的铁制箭头等物件,让我们逐一观看,并仔细讲解。原来,这些古董都是他在双龙桥附近的河滩里淘沙淘出来的。他还说:“有一件上好的青铜器,被一个河南人给无偿拿走了。”河南人说:“是帮他把青铜器拿到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去鉴宝。”可谁知宝没见着,青铜器倒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后来联系多回,也杳无音讯。他还给我们讲述了月河坪的重要地理位置,在门前的屋檐坎上,一边讲、一边画出示意图来。月河坪地处子午古道要冲,是连接关中到西南的重要节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地三条道交汇,附近的九寨十八弯,更是相互关联,互为依靠,易守难攻。


第四站,腰竹岭上的古桑墩梁,蓰阁遗址。我们看着眼前的景色,听着过往的历史故事,人的思绪不禁回到了楚汉争霸时期,回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刘邦奋力杀戮,攻进咸阳,被封汉王,退居汉中。表面上为表决心与忠诚,烧绝栈道,以断后路,实则是迷惑项王项羽,在汉中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为最终夺取天下做准备。三国时期,诸葛亮命魏延率兵由此古道出岐山,直取长安。腰竹岭上的古桑墩,向北可去本县江口回族镇、向南可达石泉池河镇,是子午古道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隘。


在腰竹岭上,太山庙镇党委李书记等人,已等候我们多时。眼看就到了午饭时间,可总不见我们的踪迹,心里不免也慌乱了起来。见面问候几句,我们立马步行几十米,来到两座山的垭口,听着小群副会长讲述有关蓰阁遗址发现时的情况。参与采风活动的散文作家好像是注入了兴奋剂,精神和兴趣大增,全然忘却了时空。

就在四五年前,我和阮主席陪同小群、李厚芝先生,为了考证子午古道上的蓰阁遗址,专程从太山庙胭脂坝登上腰竹岭的古桑墩梁,现场踏勘蓰阁遗址。用脚步丈量,画草图示意,核对史籍里的描写。而后经查找典籍,反复比对,形成考察调研文字,就有了蓰阁遗址在宁陕子午古道上被发现的消息,曾在《秦岭笔会》做专题介绍。

古人在山桠豁处,构筑地基,石砌根基,拉起石坎,找出水平,在上面建造了闻名于世的蓰阁。在蓰阁两边的山峰上,守兵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可以攻,防可以守,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构筑有防御工事,像碉堡、战壕等,架设有火炮,备有滚雷,以及众多的刀矛剑戟,用于防御作战,陕西宁陕的蓰阁、四川剑门关的剑阁、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山东蓬莱的蓬莱阁,并称“中国的四大名阁”。只可惜的是早在两千多年前,蓰阁就被刘邦返回汉中时,一把火给焚毁了,只留下了历史的遗迹。


第五站,下山沿途的胭脂坝、三缸河、队伍坝、金簪河等地。时间早已过了中午的饭点,参与采风的作家们也已饥肠辘辘。但是,实地考察的不确定性,早已打乱了先前的计划。胭脂坝、三缸河、队伍坝、金簪河等地均与杨家将联系紧密。据传说,杨门女将杨排风率兵经过子午古道,不小心将自己的金簪子掉在了河滩上,她急忙寻找,用手中的金枪,在旬河上游的连山石上戳了三个大洞。又命令士兵沿着河流寻找,仍然没有找到。她心急如焚,火烧火燎,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在梳妆打扮的时候,又将胭脂盒打翻了,被风吹散,在胭脂坝散落一地,故而此地被人们称为了胭脂坝;被杨排风戳出三个洞的河段称为三缸河;杨排风掉金簪子的河流称为金簪河;杨排风驻扎队伍的地方称为队伍坝。




在子午古道上,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史籍丰厚,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好传说。无论是自然、人文,还是历史、地理,在子午古道上都能得到生动的展示。历史不会被抹杀,真相就在泥土里藏着,静静地躺在那里熠熠生辉,等待着你的发明、发现。假若你也热衷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喜欢旅行的话,不妨读者司马迁的《史记》、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循着王莽为子孙瑞而开辟的子午古道,沿着刘邦、张良等退居汉中,烧绝栈道的足迹,重走一下今天的子午古道,定会收获良多,富有成效。


此次活动内容充实丰厚,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时间紧凑,空间得当,平安顺利,富裕成效,得到参与者的高度好评和称赞,为以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