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索引号: | xwbmnsxrmzfbgs/2024-0258 | 公开责任部门: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日期: | 2024-02-06 11:46 | 成文日期: | 2024-02-06 00:00 |
发布文号: | 公开目录: | 2023年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制了202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并在宁陕县人民政府网站(www.ningshan.gov.cn)公布。
一、总体情况
2023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政务“五公开”,全面落实中、省、市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法依规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今年以来,及时主动公开财政信息、重大项目、公共资源配置、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稳岗就业、社会保障、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人事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在政府网站发布政务信息6070条,其中,政务动态类信息2513条,信息公开目录类信息3531条,概况类信息26条。公开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人事任免文件17件,其他文件155件。完善并公开权责清单4294条,更新11个镇、18个县政府部门机构职能信息;公开县政府全体会议1次、常务会议20次及其他专项会议15次;公开县人大代表建议和复函231件、政协委员提案及复函87件。公开教育体育事业、全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林业等7个“十四五”专项规划。通过信用中国(陕西)“双随机”“双公示”专栏公开随机抽查结果和查处信息784条、行政许可信息100条、行政处罚信息16条。对1503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信息进行全面自查,确保各要素齐全、准确无误。进一步加大重大决策、重要文件的解读力度,解读民生政策9件;围绕城乡民生实事、重大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全年开展了8次网络意见征集活动,以高质效的信息公开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2023年,累计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10件,并依法依规办理10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一是印发《宁陕县政府网站信息审核发布管理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审核发布考核机制,基层信息公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县档案馆、图书馆设立信息公开查询点和依申请公开受理点,县政服务服中心设立政务公开专区;各镇便民服务站提供政府信息查询、办事咨询等服务,配备电脑方便群众查阅政府信息。三是对数智平台和省政府网站监督管理平台反馈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各类问题,即知即改,动态清零。
(四)平台建设方面。一是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库”和“政策问答库”建设,不断提升网站搜索、内容保障、支持互联网IPv6能力,实现各功能板块统一登录,做优做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二是严格执行政务新媒体账号备案审批制度,规范账号开设、变更、关停和注销,加强对政务新媒体的管理。三是实施“周检查、月汇总、季通报”机制,加强对政府网站和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坚决杜绝“僵尸”“睡眠”现象,政务新媒体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五)监督保障方面。一是各镇、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信息公开体系完备,有机构、有人员,信息公开工作有保障。二是将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县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了《宁陕县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以考促规范、以考促落实。三是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培训1次25人,指导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做好重点领域信息梳理和查漏补缺,及时补齐短板。四是将网站运行保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由市集约化平台统筹维护管理,全年县政府网站安全稳定运行。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6 |
16 |
26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6942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253 |
||
行政强制 |
3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187.40825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0 |
1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审核发布程序不够规范。个别部门对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信息审核把关不严情况。二是政策解读质量不高。政策发布虽然实现了“应解读尽解读”,但解读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在帮助公众读懂政策、使用政策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三是政务公开人才队伍建设需加强。因各镇、部门干部人员流动快,存在刚熟悉工作就调离岗位情况,降低了政务公开工作质效。
(二)改进情况。针对2023年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如下措施进行了改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定期组织相关干部开展政务公开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效。二是创新解读方式。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政策文件,创新运用视频、图解、数字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进行深入解读,使政策更接地气。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常态化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四是拓展公开范围。将政务公开同“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有机结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政务“五公开”,积极构建有温度、有成色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二)对标上级要求,精心组织35名在校大学生暑假期间到政府机关见习,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三)建立人民网网民留言回复办理工作制度,压实承办单位责任,提高办理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年共办理人民网网民留言回复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