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记忆中的那碗洋芋糍粑

作者:何恒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5 09:27 【打印本页】

那还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我高中毕业,通过招干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比自己家乡更贫穷的山村小乡工作,那里不仅山高寒冷,平均海拔都在1400米以上,土地只能生长包谷、四季豆、洋芋。在我的记忆当中,单位食堂吃的最多的就是包谷糊涂、豆儿稀饭,农历四、五、六三个月,我几乎天天就吃干洋芋四季豆,就是把洋芋去皮,四季豆掐成两寸长的节,在锅里用油盐一炒,掺上一瓢水,蒸上半个小时就能吃了,米饭、面条很少吃到,咽饭的菜也就是上顿下顿的洋芋丝和洋芋片。

 

当时,下乡到村组工作的时候很多,入户中,走到哪户到饭点了就在哪户吃饭遇到家里情况好点的农户,就想方设法给我们做点好吃的,煮上腊肉,蒸上一锅米饭,也能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遇到家里情况不好的,也只能吃包谷糊涂或者豆儿稀饭,总之只要填饱肚子就可以了。那时的乡镇干部给农户增添了不少的麻烦,但干群关系其乐融融,干部在老百姓眼里的形象也是好的,群众把干部也当自家的亲人看待,有好吃的,好喝的,都把咱干部想到的,即使物质相当匮乏,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群众还是想尽办法让干部吃好、喝好、工作好。

 

记得有一次,乡上领导安排我到一个很偏僻的村上,去做一户农家推广节柴灶的工作,他们家里很穷,没有专门的厨房,只在堂屋里建了一个土灶,土灶旁边就是一个火塘,房屋里很简陋,一张床加两床铺盖,家里拾掇的干净整洁。快过年了,他们见到乡上的干部到家里来了非常高兴,也很热情,总想弄点好吃的来招待,苦于家里拿不出像样的白米细面,只有从地里挖回来洋芋堆在屋角。没办法,他们只有在洋芋上想办法做文章,一定要让我留下来,在他们家里吃顿洋芋糍粑。

 

他们将屋角的洋芋装了一撮箕,刮了洋芋皮,放在木桶里洗净,然后在土灶锅里蒸熟,将蒸熟后的洋芋舀起放在筲箕里凉冷,把凉冷的洋芋放在家门口的碓窝里,用木锤将洋芋砸碎,再擂成无颗粒的胶泥状。锤、擂的时间越久,洋芋的胶泥状越黏糊,最后洋芋被捣成硕大的一团泥状,这就是做洋芋糍粑的原材料了。将碓窝里的洋芋糍粑舀起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切成核桃大的块状。这时锅里就要烧下洋芋糍粑的菜汤了,他们把当地的水芹菜做成的燎酸菜放进开水锅里,做成酸菜汤,切好的洋芋糍粑下锅,在酸菜汤里煮上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洋芋糍粑就做好了,再放点农村的搨辣子,那种香味满屋都能闻得到,有高山洋芋那种独特的浅浅甜味、有山野水芹菜淡淡的酸味、还有农村手工搨辣子微微的辣味,一碗“甜、酸、辣”俱全的佳肴——洋芋糍粑就捧在了手中,吃在嘴里润滑香甜,一会儿两大碗洋芋糍粑就下肚了。那种好吃的香甜味至今还在脑海中留存,那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次家宴,从此我就记住了洋芋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