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宁政办函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5453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50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49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8301
  • 宁陕县财政局

    6453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4017
  • 宁陕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政局

    3882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847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727
  • 宁陕县教育体育局

    2049
  • 宁陕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

    2016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635
  • 宁陕县民政局

    1455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陕县2024年高考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xwbmnsxrmzfbgs/2024-1583 公开责任部门: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4-05-29 15:43 成文日期: 2024-05-27 00:00
发布文号: 宁政办函〔2024〕31号 公开目录: 宁政办函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宁陕县2024年高考保障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7日


宁陕县2024年高考保障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关于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确保我县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工作高效、有序、顺利进行,实现健康、平安、公平、温馨、诚信考试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考试安排

时间:6月7日—6月8日

地点:宁陕中学考点

二、任务分工

(一)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6月3日前制定印发《宁陕县2024年高考保密工作实施方案》《宁陕县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施方案》《2024年高考宁陕考区考务手册》。督促各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职责做好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和落实工作。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

(二)强化试卷安全保密

1.6月3日前,会同县公安局对试卷保密室进行督查检查;考试期间,派出保密员对试卷出入库、分发、回收试卷保管情况进行督查。责任单位:县委办(机要室)。

2.6月3日—9日,做好高考试卷运送、分发、回收、保管等全过程保密工作。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县公安局。

(三)做好医疗卫生服务

1.统筹做好考试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责任单位:县卫健局。

2.做好高考期间卫生防疫工作。责任单位:县疾控中心。

3.6月7日—8日,安排2名医护人员和120急救车在宁陕中学考点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医疗救护工作。责任单位:县医院。

(四)做好综合保障工作

1.落实考务资金保障。

(1)落实资金保障,确保组考过程中所需经费、设施设备、物资物品等资金及时到位。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2)据实测算、兑付考试保障经费。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

2.加强考务环境治理。

(1)做好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电磁环境监测、无线电信号屏蔽检测;防范、打击利用无线通讯设备等手段的作弊行为。责任单位:县政府办(无委办)。

(2)协调、处理涉考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信访工作。责任单位:县信访局。

(3)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四个专项行动;6月7日、8日安排1名干警在考点智能安检门处协助考点做好入场安检工作;考试期间安排警力全程参与涉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4)全面做好考试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自6月1日起,对考点周边餐饮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夜市摊点营业时间管理;派专人到宁陕中学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5)统筹做好考试期间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6月1日起,组织校安委会做好考点安全风险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6)做好考试期间考点及周边建筑工地噪音管控,清理整治考点周边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经营行为。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7)高考期间,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对网吧、歌舞场所等文娱活动早晚间营业时间进行监管和治理。责任单位:县文旅广电局。

(8)对高考期间影响考生休息、应考的噪声源和环境进行监控整治。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9)做好考试期间保密室、考点、考生食宿地消防安全检查,做好涉考安全事件紧急救援工作。责任单位:县消防救援大队。

3.做好高考宣传服务。

(1)做好考试招生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对互联网上涉考信息监测,统筹做好涉考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网信办)。

(2)公开违规举报电话和咨询电话,及时妥善处置涉考信访问题,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

4.开展考务工作培训。

(1)组织召开高考考务培训测试。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

(2)开展考务全仿真模拟演练,优化、规范考务工作人员操作流程;通过学校大会、主题班会、案例警示教育、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等形式,多渠道开展诚信考试和考试纪律专题教育培训,营造“不敢作弊、不能作弊、不想作弊”的良好考试氛围;开展考生心理情况全面排查,关注考生心理健康,设立心理辅导室,公布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畅通考生咨询通道,加强心理辅导干预,营造“温馨考试”氛围。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宁陕中学。

5.加强气象预报预警。

(1)向考区委员会和考点提供防汛、防滑等自然灾害预警,为考点、考生、家长做好应考准备提供参考。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

(2)向考区委员会和考点提供气象信息,对外发布天气预报,为考点、考生、家长做好应考准备提供参考。责任单位:县气象局。

6.保障供电网络稳定。

(1)协调通信运营商提前对网络进行检修,保证考试期间通讯、网络畅通;考试期间,降低考点内手机信号频率、限制手机网络自动优化。责任单位:县经贸局。

(2)考前对考点的用电线路进行检修,为考点安排发电车一辆,安排人员值班值守,负责考点电力保障,确保6月1日—9日考点正常用电。责任单位:国网宁陕县供电公司。

7.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1)6月3日、6月9日安排1辆警车和2名干警配合县考试招生工作站做好试卷取送和押运工作。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2)维护道路安全,对运送考生及考务人员的交通运营车辆、驾驶员资质进行检查,配合做好考点周边交通管制;负责组建“爱心送考”车队,为考生提供便利服务。责任单位:县交通局。

(3)做好考试期间的交通管理、道路保畅工作,对考点周边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维护考点及周边交通秩序,防止道路堵塞;负责考试期间考点周边车辆鸣笛管制,特别是6月8日下午的外语听力考试,严禁考点附近车辆鸣笛产生噪声。责任单位:县交警大队。

8.严格选聘涉考人员。

选聘坚持原则、认真负责、作风正派的正式在职教职工组成监考员和考务人员队伍,明确职责,严格管理。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

(五)做好组考施考工作

1.全面做好高考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对试题试卷安全、涉考师生管理、监考队伍建设以及考务安排、考风考纪、考场秩序、应急处置负主体责任,保证考试平稳顺利实施;做好“一平台四系统”(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系统、身份认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保证与省市互联互通,及时完成省市考试管理机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调查处理考试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全力配合高考督查人员开展工作。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

2.做好考场布置、考务培训、全仿真模拟演练、设备调试、入场安检、身份验证、司铃管理、试卷分发(回收)、备用材料启用等考试全流程工作;加强考生诚信教育,严格执行考试保密安全规定,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收集考试中出现的违规舞弊行为证据并按程序报告请示处理;全方位做好考点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和后勤保障工作;做好考试情况报告。责任单位:宁陕中学。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高考保障工作顺利完成,成立由政府副县长任主任,县教体科技局局长为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宁陕考区委员会。考区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县高考工作,研究解决考试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考区委员会下设“一办九组”,办公室设在县教体科技局,县考试招生工作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县考区委员会是组织高考、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安全稳定、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各部门负责同志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深入一线指挥、指导,对各项考务保障工作亲自安排部署,对高考重大事项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确保高考安全稳定。

(二)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县考区委员会要统筹协调考试相关事宜,做好成员单位之间工作协调衔接,及时研究解决高考组考施考过程可能存在风险问题。各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相互配合,根据本部门职责,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责任到岗、到位、到人。自即日起,每日16:00向县考区委员会办公室上报高考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县政府督查室做好督导检查。

(三)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县招生办要汇同宣传、信访部门加大招生政策、考前安全防范、不良信息整治等方面宣传力度,以权威、透明的信息回应社会虚假、有害宣传。对上门来访、电话来询的考生、家长做到有信必复、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诉必查,切实做好考生心理疏导、志愿填报等工作,确保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公开,树立良好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