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宁陕县第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28号建议的复函
编号 28 办理部门 宁陕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处理状态
签发人 田伟 签发日期 2024-06-19 15:17 发布日期 2024-12-31 15:18 类别 B
案由

关于加强宁陕厅故城老城墙

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宁陕厅故城(又名老城古城墙、五郎厅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300米。依山梁起伏以三合土筑成墙体,残高4—5米,基宽3.3米,顶宽1.5米,夯层厚约10厘米。现城墙局部被毁,但遗迹仍清晰可辨。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宁陕历史沿革、城墙建筑风格有一定价值,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迫在眉睫。2014年6月,老城古城墙被列为陕西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城古城墙遗址是祖先留给宁陕人民的一笔宝贵物质财富,对于增强文化底蕴,增强文化品牌,至关重要。受各种复杂历史原因影响,古城城墙遗址遭受重大破坏,加之年久失修,群众建房、种地,城墙损毁严重,非遗"古城墙"保护不到位,每年汛期后多处出现垮塌,无专业人员进行修护,仅有的一部分遗迹由于风雨的侵蚀和排水等,也在逐渐垮塌,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宁陕县以生态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林业兴县”发展战略,安康市印发了支持宁陕建设生态经济先行区,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建成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为宁陕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老城村地处城郊,与城区紧密接壤,加之又是以前的老县城区域,历史遗迹、文化民宿、地理区位等比较优势明显,根据宁陕县全域旅游规划,将老城村打造成陕南民俗体验村有着非常好基础支撑。老城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淳俗浓、人文荟萃,每一处都留存着父老乡亲的共同记忆。老城有美丽的传说、生动的红色故事,有闪光的文化碎片、古老的城墙历史遗存,有祖辈的绝技绝活和沿袭了多年的传统“竹马”表演艺术。目前,老城村的治理水平不高,村内沿210国道两旁、城墙周边、住户周围乱搭乱建、城墙上种粮种菜,甚至有的农户拆除了老城墙修建成了住房。村内环境卫生还需改善,垃圾清理不及时,存在乱设停车收费、乱倒垃圾、污水等现象。开展老城村210国道沿线综合治理工作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

 建议:一是建议县文旅广电局进一步加强对古城墙修复保护利用,对公路沿线及周边山顶部分古城墙进行修缮维护,解决城墙垮塌的问题,提升非遗文化保护力度。将修复、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重点修缮、开发利用。对破坏、侵占等行为予以打击,启动古城墙保护工程,对古城墙进行修缮加固,建设恢复城墙南门;

二是建议由县住建局牵头,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把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环境振兴和产业振兴一体安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形成整体全力,在开发乡村文旅的同时,将革命遗址建设成为老城文化旅游和党建教育的网红打卡地。210国道过境线与城墙之间的村民自留地和承包地进行征收,对沿线进行绿化亮化,修建停车场和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老城210国道沿线环境卫生,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代表姓名:周锦卫

联系地址:宁陕县城关镇老城村

联系电话:13991511279

回复

对宁陕县第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28号建议的复函

 

周锦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宁陕厅故城老城墙保护与与利用的建议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物的关注和支持。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宁陕厅故城是2014年6月省政府公布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复重建,需要取得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并且需要立项,邀请具有文物资质的单位设计报审省文物局,经过专家评审后才可修复,修复老城城墙资金较大,我们已多次给省文物局汇报老城城墙修缮保护工作,近期我局邀请河北华友文化遗产保护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查看,正在编制修复方案,特方案编制好后上报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特此回复。

 

 

 

宁陕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