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宁陕县十届政协三次会议第7号建议的复函
编号 7号 办理部门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处理状态
签发人 张志清 签发日期 2024-07-10 08:00 发布日期 2024-12-31 18:05 类别
案由

 关于推进我县天麻猪苓产业发展的建议

 

案由:我县天麻猪苓种植历史悠久,天麻猪苓人工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并推广,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区域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天麻产业为我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县种植猪苓总面积6760亩,年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9200万元,重点分布在广货街、城关、筒车湾、江口、皇冠、新场等镇;天麻总面积6162亩,年产量4500吨,综合产值6000万元,重点分布在广货街、金川、筒车湾、城关、梅子等镇。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群众种植天麻猪苓,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传统,天麻猪苓产业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农民掌握天麻猪苓种植技术。我县的天麻猪苓种植充分利用地理、资源、气候、生态、技术、市场及群众积极性的叠加优势,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目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将我县打造成为秦岭道地中药材现代化种植基地、省级秦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推进天麻猪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天麻猪苓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实现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

虽然我县天麻猪苓产业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和经验,但是我县天麻产业尚缺乏能带动全产业链、影响力强的大品牌,需要培育地域性知名品牌,需要保质保量供应市场密环菌、萌发菌,需要推广培训规范化种植技术,需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很多方面还需要提升和改进。

建议:

1、修订天麻猪苓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措施。按照“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扶优做强”的原则,修订完善天麻猪苓产业具体扶持政策。充实加强县药菌办人员、经费保障,充分发挥中药材专家工作站作用,组建集种植、加工、销售、科技创新与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中药材科技创新与服务产业平台,为全县中药材产业提供全程服务。

2、强化天麻、猪苓系列产品研发利用,开展种苗提升工作,集成推广一批优质种子种苗繁育生产技术,加大良种选育、生产和推广,提高中药材良种覆盖率,逐步解决中药材生产种源混乱问题。

3、围绕天麻、猪苓产业出台产业奖补政策,建议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产业链建设,种植奖补以实物化为主,降低奖补门槛,扩大奖补面,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

4、积极论证申报产业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多方筹集资金。引导全县各金融机构扩大“三权”抵押贷款力度,重点支持种子种苗繁育、新技术引进推广、示范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效解决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5、施行天麻猪苓种植、“两菌”生产销售、鲜天麻销售和实体店4个环节全程监管,不让劣质菌种进入市场。

6、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县境内野生及栽培的药材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等进行全面调查,并采集保存中药材资源标本,在县中医院建立中药材资源标本馆。

7、优化天麻猪苓保险,降低理赔门槛,简化程序。适当捕猎野猪,控制其种群分布范围和数量,减轻种植户的损失。

回复

对宁陕县十届政协三次会议

第7号建议的复函

 

县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

您提出《关于推进我县天麻猪苓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以猪苓、天麻为主的中药材是我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中药材产业在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产业发展规划情况

为科学利用我县产业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宁陕县加快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发〔2024〕2 号)、《关于加快生态旅游、农林产业、包装饮用水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办发〔2024〕1 号),从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我县农林产业提出了新的规划。同时,县委、县政府对我县重点产业链进行了优化整合,其中中药材方面建立了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为认真落实中药材产业全链发展工作要求,我局牵头,制定印发了《宁陕县2024年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计划》(宁中药产链发〔2024〕1 号)、《宁陕县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暂行)》(宁中药产链发〔2024〕2号),确定了我县天麻和猪苓等中药材的发展目标,并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提出了工作要求,制定了保障措施。相关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优化政策措施:印发了《宁陕县支持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宁政办发〔2024〕19 号),将中药材标准化规模种植、良种繁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药材产品收购、农产品展销推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纳入了奖补范围,并给予招商引资、企业培育、金融贷款等全方位支持,激发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

2.加强服务保障:通过公开招聘,为宁陕县药材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招聘工作人员1名,已于2024年7月19日到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选聘首席专家3名、特聘农技员12名,其中中药材专业首席专家1名、特聘农技员 4名,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3.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开展了天麻乌红杂交选育及高产栽培试验,同时在平方米提单产上下功夫,新品种天麻麻形规范、大小均匀,生长期密环菌菌丝强壮,天麻产业亩均效益得到提升。2024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依托金顺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金川镇建立了150亩天麻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乌红杂交零代种麻繁育工作;依托惠农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优质野生猪苓原种,在江口镇建立了猪苓半野生高产栽培示范暨种源保护基地。科源闻达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合作积极开展天麻改良栽培试验,坚持不懈进行天麻无柴栽培科研攻关(已坚持4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功研制了黄豆密环菌,研发了天麻袋用茶等药食同源产品。梦阳药业饮片公司已完成了猪苓乘鲜加工项目课题,制定了猪苓鲜切工艺标准,正在开展茜草乘鲜加工项目课题研究和淫羊藿乘鲜加工项目课题准备。济世康源公司正在开展天麻趁鲜加工课题研究。

4.强化主体培育:魏医堂秦岭中医药养生谷项目已开工建设;宁陕县科缘闻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天麻袋用茶、天麻固体饮料、天麻护肤品等新产品,正在与第三方洽谈生产线建设事宜,取得了天麻面条生产许可证欲扩大生产线加速生产;宁陕县祥之河工贸有限公司结合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已完成天麻、山茱萸加工厂房建设;陕西济世康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宁陕梦阳药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大生产、争创规上企业;宁陕绿康农业生态科技公司正在组织建设中药材种苗繁育及加工建设项目。同时,2024年7月,按照全省重点业链建设进展情况调度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对接中药材产业链链主企业,收集企业金融服务诉求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支持。

5.争取项目资金:2024年4月,借助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会议的契机,我县就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汇报,争取到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产业链链主企业宁陕县绿康农业生态科技有限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计划建设猪苓、天麻中药材高效规范化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加工厂,进一步提升我县中药材加工能力和基地建设水平。

6.开展资源普查:2019年-2021年,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陕西省中医药大学对我县境内野生中药材资源进行了普查,并采集保存了中药材资源标本。我县现有植物类中药材995种,目前陕西省中医药大学已完成标本制作600余份,后期会将相关标本向我县移交一份,用于科普展示等工作。随着2023年11月县中医院的建成投用,依托县中医院建立中药材标本馆有了基础条件。下一步,将继续督促县卫健部门做好中药材资源普查后续工作。

7.强化风险防控:我县于2020年印发了《宁陕县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宁林发〔2020〕7号),每年对宁陕县行政区域内具有宁陕县户籍的自然人全部进行承保。在保险期间内,宁陕县户籍人员在宁陕县行政区域内如果因遭受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伤害导致伤残、死亡或财产损失的,将由人保财险宁陕支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救助补偿。其中:财产理赔包含损毁林下天麻、猪苓、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个户总产量损失60%以上的,按受损产量折成实价(市场平均价值)的50%给予补偿。同时,为更好地对野猪野外种群数量进行调控,解决野生动保护与群众利益维护之间的矛盾,我局自2022年起成立了护秋狩猎队。2022年筹措资金30万元,在江口镇、城关镇、太山庙镇、龙王镇分别成立了4只以猎狗为狩猎工具的护秋狩猎队,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损毁农作物野猪进行驱赶,当年狩猎队出动164余次,猎捕野猪69头。2023年筹措资金21万元,成立7只护秋狩猎队,全年共出动140余次,猎捕野猪42头。2024年计划按照此前模式继续开展护秋狩猎活动。

8.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密环菌、萌发菌的质量,是决定猪苓、天麻产业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县本地菌种厂“两菌”生产能力不足,生产供应能力远低于种植户的需求。外地“两菌”流入宁陕量大面广,在菌种质量监管方面存在还有很多漏洞。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主体培育,提升我县“两菌”生产供应能力。并组织相关人员,到汉中、商洛等地进行考察,筛选优质的“两菌”生产企业作为我县药农“两菌”采购推荐目标,减少“两菌”市场流通环节,保障菌种质量,降低种植风险。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不让无资质菌种厂生产的“两菌”流入我县市场,保障药农权益。

9.开展“双招商引”:2024年以来,开展天麻和猪苓中药材招商活动27次、招才引智活动3次。与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就天麻、猪苓产品供销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以宁陕梦阳药业饮片公司为总代表,组织我县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合作社),与北京同仁堂公司建立供销合作关系,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北京铂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楠益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安国)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与陕西海荣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陕县盖伊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陕县祥之和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成功签约万吨保健酒厂、天麻猪苓示范基地、中药材加工厂、农林综合园区等建设项目。在中药材深加工、林麝疫病防治等方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约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项目3项。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发挥宁陕县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作用,按照《宁陕县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暂行)》及相关产业发展工作要求,组织专班各成员单位,认真抓好目标任务工作落实,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上规模、提质量,持续推动我县中药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