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在闹市区的“朱鹮”

作者:杨继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4 08:37 【打印本页】

近年来,宁陕县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抓手,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得到科学保护,生态承载力显著提高,绿水青山已成为宁陕的一张“生态名片”。

宁陕县城座落在长安河、东河、渔洞河交汇之处,县城顺河而建布局紧凑,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理念,以“绿色、生态、休闲、康养”定位,让县城发展成为了一个极具生态韧性的小山城。由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引得国宝朱鹮成为县城的常客,尤其是县城内人口密集的滨河公园、人字桥、城关初中等河道处俨然已成了“朱鹮”的乐园,随着处可见的朱鹮已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穿城而过的长安河经过河水的冲刷就像人工清洗了一样,河水也好似过滤了一般,清彻的河水漫过干净鹅卵石,滑过左右摇摆的绿色水草,浸润着不规则的沙滩,这一切都感觉特别的养眼,让人舒服极了。河堤上,桥栏边总是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驻足向河里观望,多数手机都是在随心所欲的拍摄,少数单反相机则是贴着眼睛转着光圈对着焦距寻找着最美风景。此时的朱鹮似乎已经习惯了在镜头下的生活,若无其事的在水中漫步,时不时地抬头看上人们一眼,仿佛是在向人们问好。到了秋天,这个时节的朱鹮是最美丽的,经过春、夏季节的换装,现在已披上了洁白的外套,穿上了红色的靴子,戴上了红色的帽子,长喙染成了黑色,嘴唇画上了口红,眼睛涂成金黄色的眼睑,宛如一个清水出芙蓉的美丽少女。张开翅膀时那内红外白的羽毛在阳光下会透射出红色的微光,觅食时它那似镰刀般的长嘴不停在水中搅动,夹住食物时总是要在水里洗涮一下,再有节奏的点头摇头将食物咽下。只见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梳理羽毛,时而闭目养神,时而展翅飞翔。朱鹮严格遵循着一夫一妻制,只要看见一只就必定会在不远处寻找到另一只,由于县城内河道的自然生态好,现在的朱鹮总是成群结对的来到闹市区觅食,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记得刚引进朱鹮那一年,宁陕县在城关镇寨沟村选址建设了“朱鹮”野外放飞基地,迎来国宝朱鹮在此落户,那时谁也不曾见过,只听说是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一睹容颜,我们不惜驱车七、八公里来到寨沟村,步行“n”型山间泥土路,再经过检查站的允许后才能进入基地,神秘的朱鹮则在一个硕大的鸟笼内,在管理人员的指引下只能远望而不能近观,偶尔拾得一支脱落的羽毛就如获珍宝一样拿回家收藏留做记念。经过多年的人工繁殖和野外放飞,现朱鹮在宁陕县城内随处可见,它们的生存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是相当的讲究,据资料记载:朱鹮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活动在沼泽或河滩溪流附近,夜间栖于高树之上,喜食小鱼、泥鳅、青蛙、田螺等小型动物和水生昆虫。近年来,宁陕县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蓝天、碧水、净土、青山的宁陕县成为了朱鹮栖息的理想之地。

鸟中淑女朱鹮雅,翱翔天际抹红霞。白羽加身自婀娜,忠贞吉祥传华夏。来吧,朋友!到宁陕来看“朱鹮”,宁静、和谐、美丽的宁陕会送您一幅原生态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