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效应 宁陕成为投资开发热土
西汉高速公路途经宁陕县境内84公里,加上18公里引线工程,建设总投资70亿元。巨额投资的拉动作用和工程建设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加快了宁陕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县个体私营企业由原来的2000户增加到建设高潮期的6000户左右,从业人员增加到1万人以上,不仅有效缓解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汉高速的开工建设,使宁陕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出来,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吸引了近20亿元的外来投资,促使宁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2年西汉高速公路开工前,全县财政收入仅1080万元,2006年财政收入达2831万元,净增1751万元。
强县战略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邹成燕说,西汉高速路贯通后,宁陕与西安、安康、汉中等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县城与西安、汉中的距离不足2小时行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出来,为宁陕融入西安半日经济圈、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开发生态旅游、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外开放形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宁陕将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购物的首选之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安“后花园”。
邹成燕认为,在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宁陕始终突出“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以“打造秦岭生态乐园,建设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做大做强“秦岭森林文化”品牌。“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宁陕建成集自然精粹于一身,融生态观光、度假休闲、科学考察、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使之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旅游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她介绍,目前,宁陕县的旅游年接待能力可达到5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全县基本完成六大景区建设任务,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过2亿元。西汉高速的通车,不仅仅是人们出行方便了,更重要的是对老百姓外出务工、跑运输、兴办企业、发展餐饮业、“农家乐”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高速公路为宁陕老百姓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宁陕备足“山货”迎客来
宁陕县提前备足板栗、核桃、木耳、香菇、蜂蜜等“山货”,迎接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后首个“十一”黄金周的游客。
近日,针对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后,宁陕本地的土特产购买可能发生“井喷”现象,该县动员各个“山货”店铺,提前做好货源准备工作,防止土特产脱销。据了解,目前宁陕城区的十多家土特产专卖店铺,都备足了各式各样的土特产,主要有板栗、核桃、香菇、木耳、蜂蜜、板蓝根、豆腐干等十余种,平均每家都在1吨以上。各个超市和综合商店也把土特产提前上架,并储备了充足的货源。
同时,该县组织旅游、文化、工商、公安、物价、质监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个体工商户和超市老板进行诚信、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确保黄金周期间宁陕的个体户能够诚信经营,为树立宁陕良好的外部形象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