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农民要学会自己找“市场”

作者:彭东雁 来源:安康日报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4-11-30 00:00 【打印本页】
    说到农民致富话题,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项目和市场问题。如果市场问题解决了,项目自然不愁,农民通过劳动即可实现增收。

   问题就在于市场在哪里?怎样找市场?
                     
    我们总是主观地强调,农民要增强市场意识,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并一厢情愿的设定几项主导产业,组织农民大规模实施。甚至一些部门帮助农民联系客户找销路,出了不少力费了许多神。但市场是多变的,少数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发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也就见怪不怪。产品出来了,销路却不畅,心里想着增收,结果却是蚀本,干部出力不讨好,群众流汗不增收。
                     
    尽管市场多变幻,但仍然有着内在的规律。干部帮助农民找项目、找市场是应尽的职责,但不能包办代替。农民作为主体,要在经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自己认识市场,判断市场,预测市场,因地制宜发展适合自己的致富项目,不能一味地去依赖政府。既不能老是跟着市场屁股后头走,别人搞啥你搞啥,出现供大于求,高价买种低价卖;也不能盲目引进想当然,因地域、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想赶在别人的前面就必须担当相应的风险。
                     
    老话说“物以稀为贵”,这是以本地市场而言。如果一个产品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数量,就引不来外地客商,当本地市场饱和后自然就会滞销。如果一个产品跟外地产区类同,而且规模较大,本地消耗不了,外地也不需要,自然也不会畅销。市场问题也就是供与求之间一个“度”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个“度”就全凭经营者对市场的了解和分析,然后作出“以不变应万变”或者“以万变应不变”的经营决策。

    让农民自己去找“市场”,尽管在眼下还有一定难度,但这是早晚的事,是市场经济对经营者的客观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