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宁陕

秦岭深处的大型群雕:《华夏龙脉》(二)

作者:秋林夜雨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indexlist_1088088281_4.h 发布时间:2009-03-16 00:00 【打印本页】
align=center>《华夏龙脉》雕塑群概述

 

    《华夏龙脉》雕塑群,蕴含着三重含义:

    其一,秦岭的名称。《禹贡》分华夏山脉为“三条四列”,秦岭列为中条,它横亘华夏大地中部,雄姿巍峨,自古以来,就被民间称为“龙脉”。

    其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秦岭哺育和影响着华夏悠久的,可骄傲于世界的文明进程。蓝田猿人、半坡人、始祖炎帝和黄帝族居地以及陵寝,都紧依着秦岭。石雕群中遴选的人物,都是开创华夏文明和对中国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英雄,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他们组合在一起,镶嵌在秦岭,构成一部简约的华夏文明史,也张扬着秦岭内在的脉象—龙脉。

    其三,龙脉又指“路”的含义,秦岭被史圣司马迁冷峻地视为“天下之大阻”,诗仙李白一诗三叹“蜀道难”。但自古至今,围绕秦岭开凿路途的故事举不胜举,这些通道成为群雕的又一重含义。

   《华夏龙脉》雕塑群总长260米,宽6米,最高点8.5米。雕塑群运用高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使整个雕塑群节奏分明,层次丰富。


 突袭元军高浮雕


定军山之战圆雕

    雕塑群整体形象以自然山形贯穿相连,犹如秦岭山脉连绵不断,彰显历史,体现人文,与层峦叠嶂的秦岭山脉交相辉映,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雕塑群的正面,艺术地再现了从远古到明清几千年来发生在蜀道上18个著名的历史典故,以及古人修建蜀道的艰辛场面。它像一列驶来的列车,从远古奔来;它又像一座无字丰碑,镌刻着蜀道几千年辉煌的交通史。


    雕塑群背面,以秦岭山脉为肌理,刊刻了历史上修建的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等多条蜀道和西汉高速公路的路线地图。著名作家陈忠实、肖云儒分别为雕塑群建成撰写文章,镌刻在雕塑群上,使人们对雕塑群的重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龙首


    雕塑群的基座两侧各有十八个龙虎首,每侧龙首9个,虎首9个,据设计者讲有“藏龙卧虎”的寓意。

虎首

 

    雕塑群前有题石,尾部有六根装饰柱。


 

    因为雕塑群建在上行道和下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为方便游人游览和近距离观看,两侧服务区都有通向雕塑群的地下通道。


    《华夏龙脉》雕塑群的规模在同类作品中当创全国之最,是规划中的中国交通历史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作为西汉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核心,雕塑以精巧严谨的构思,以恢宏博大的气势,以史诗般的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蜀道从远古到现代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昭示了西汉高速公路和蜀道的传承关系,展现了西汉高速公路建设者的决心和魄力以及西汉高速公路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