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
情绪反应
害怕: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 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2. 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3. 高度的警觉性: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易怒或爆发愤怒
·注意力集中困难
·过度警觉
·过度的惊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