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公告

蕴含哲理的数学式名言

作者:朱清平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08-08-18 00:00 【打印本页】

 
    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微积分等,叫数学。数学语言读起来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然而不少名家学者巧用数学语言来阐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比拟恰切精当,既富发人深思的哲理,又具耐人寻味的情趣,读来启迪心智,颇受教益。

    爱迪生是举世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幼时是“问题少年”,上正规学校读书时间短,主要是靠母亲的家教和自己的刻苦努力,自学成才,爱迪生一生共有一千多项发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成名后,人们都说他是个天才,可他的回答却是:“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这一公式隽永含蓄,概括力强。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童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他的作品享誉全球,他被世人称之为“大文豪”。但列夫·托尔斯泰以奇妙的等式启迪人们谦虚好学。他说:“一个人就好像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就愈小。”他把这段话列为等式:“一个人的价值=实际才能÷自我估价。”这富有哲理的警句,能时时给人以鞭策。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问他:“老师,难道您也有不懂的吗?”芝诺风趣地回答:“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大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学海无涯,永无止境。

    对时间,雷巴柯夫用“常数与变数”来作比喻:“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的人来说,是个变数。”他举了一个明显的数学题为例: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了59倍。”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惜时如金,失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