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为全市残疾人做好十件实事的通知

作者:佚名 来源:安康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05-05-25 00:00 【打印本页】

关于2005年为全市残疾人做好十件实事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市对残疾人工作的扶持力度,继续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市政府决定,2005年为全市残疾人做好以下十件实事:

  一、帮助6000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对100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指导560名残疾人就业

  以政府为主导,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扶贫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各级政府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解困活动,帮助6000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问题。以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对100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指导560名残疾人就业。省财政将为我市下拨残疾人就业资金10万元,市上将安排资金15万元,县区财政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和完善残疾人脱贫解困的长效机制。

  二、在社区建设残疾人“温馨家园”

  结合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和创建全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活动,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汉滨区的社区中,建立2个残疾人“温馨家园”。内容包括建立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康复站、残疾人按摩所(点)。主要开展社区残疾人状况和需求调查活动;开展盲人按摩进社区活动和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进社区活动;开展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活动。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万元,汉滨区财政配套资金2万元。

  三、完成8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省康复办分配给我市16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名额,省残联给手术材料补贴折合人民币11.2万元,市财政安排5万元,为全市800例手术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四、为100名聋儿配发、优惠供应助听器

  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实施为聋儿配发、优惠供应助听器项目。按分级负担的原则,每名聋儿中残联补贴600元,省财政补贴300元,市上补贴300元,为全市100名聋儿配发、优惠供应助听器。

  五、为130名残疾人装配假肢

  继续实施为肢体残疾人配装假肢项目。配装假肢项目经费采取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受益者承担的办法解决。为全市130名肢体残疾人配装假肢。

  六、改善2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

  为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中、省专项补助37.5万元,市上从民政资金安排12.5万元,县区政府要 按1:1比例配套经费,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改善2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

  七、资助49名贫困残疾儿童入学和20名贫困残疾大、中专学生完成学业

  中、省残联将给我市下拨专项经费,配合“中西部盲童入学项目”、“扶贫助学项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和“春雨行动”等扶残助学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资助49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和20名贫困残疾大、中专学生完成学业。

  八、开展精神防治康复工作

  省残联将为我市安排6.5万元,市上将安排5万元经费,在全市5县区继续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和康复工作。结合专项彩票公益金医疗救助项目,为5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

  九、对75名贫困残疾儿童和130名麻风畸残者实施免费矫治手术和配发康复用品用具

  肢体、脑瘫、智残儿童是各级政府关注和救助的对象。为使他们获得新生,市上将对75名贫困残疾儿童和130名麻风畸残者,实施免费手术和配发康复用品用具。

  十、培训40名盲人医疗按摩医士进入医疗按摩市场

  为使盲人按摩行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今年,将在取得中级保健按摩师资格的盲人中,择优招收40名按摩师,进行医疗按摩专业培训,学制2年,通过培训达到成人中专水准和初级盲人医疗按摩资职。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残联今年年底要将上述十件实事的落实情况书面报告市政府。

                                                                    二○○五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