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县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谭海波 唐明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09-05-08 00:00 【打印本页】

用好社会大课堂

——宁陕县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近年来,宁陕县立足山区特点和实际,紧紧围绕“三讲两实践”系列活动主题,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全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现场研讨会近期将在宁陕县召开,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同等重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实现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并重呢?我们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扎实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公共资源为教育服务。”宁陕县政府县长助理、县教育体育局长蒋军在介绍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时说。

   
    大胆尝试探路子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需要尝试和研究。宁陕县先在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试点,探索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学生要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该县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力求最大限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进家庭”和科普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城区学生建立“实验桌”,农村学生有“试验田”,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小制作”、“小观察”、“小实验”、“小种植”等活动。各中小学开展拒绝邪教、远离毒品,做文明小市民和环保使者等主题签名活动。同时,宁陕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补助。
   
    该县积极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形成宣传、工会、妇联、文化、公安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充分利用书刊、影视等媒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影响和教育学生。各中小学也立足当地实际,聘请老红军、村干部、老领导、法律顾问担任校外辅导员和学生校外行为监督员,建立一支涵盖多行业、多种类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队伍。

    该县从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和督导检查、评估制度入手,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机制。对活动成效显著的学校实行以奖代补,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特别突出的教师,县委、县政府在每年一次的教师节表彰奖励大会上予以重奖。

    立足实际创特色

    全县各中小学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社区教育资源,分别建立了适合本校特点,利于组织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宁陕中学围绕研究性学习,建立完善了标本制作、旱坝苗圃、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城关初中、筒车湾小学分别将城关镇花卉种植基地、筒车湾汶水河漂流作为为社会实践基地,着力培养一批小导游和花卉种植小能手;江口中学建立了毛楚雄等三烈士墓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贾营、华严小学等学校结合五保户集中供养点和敬老院建设,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敬老院参加劳动。

    宁陕中学办公室主任钟嘉琨说:“宁陕中学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新课改课程、宁陕中学特色、青少年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密切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把德育教育贯穿社会实践活动始终。
     
    该县各中小学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年龄特点,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发动师生分别编写了《文明礼仪》、《革命传统教育》、《兰花栽培》、《根艺》等校本教材,丰富了学校德育课程资源。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社会实践活动各有侧重点,小学和初中重点是道德实践,高中重点是创新实践。
     
    丰富内涵、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是宁陕县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宁陕中学成立青少年科学院,师生共同创建的动植物标本馆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宁陕小学组织学生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观察等知识,引导学生寻找并改掉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陋习或自己身上不文明习惯。全县大部分中小学校组建了校园秧歌队、锣鼓队、乐队、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有组织的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开展中小学生进社区、村组服务,培养学生“参与、互助、和谐、文明”的现代社区理念,树立青少年学生的文明形象。

    变化之中显成效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如今,在宁陕县的中小学生说脏话的少了,讲礼貌的多了;吃穿攀比的少了,热爱劳动的多了;损坏公物的少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多了;和父母闹别扭的少了,尊重关心他人的多了。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后,学生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文明礼貌程度提高了,主动给老师打招呼的学生多了。还有就是课堂纪律也比以前好了。”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师黄国坤说。

    一位叫邹永翠的学生家长在给学校的信中这样写道:“开展这项活动,让他们懂得了感谢父母。其实,作为家长的我们并不需要什么回报,只要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就好。所以,要感谢学校开展这项活动。”

    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初一、四班学生贾昌芝说:“以前我们不是那么听话,时常惹老师生气。自打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后,让我懂得了老师的艰辛,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自觉性。学校开展这项活动非常好。”

    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推动了宁陕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素质教育水平。宁陕中学建成4个“动植物标本室”,陈列着900余种、4000余件压制、浸制和剖制的动植物标本,达到省级先进水平,该校标本室被命名为“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全县中小学校中先后有200余件科技创新作品获得国家和省级奖,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屡次获得全国和省、市大奖。去年,全县高考上县突破200人大关,高考二本以上上线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