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贫困县要办大教育—解读宁陕县免除高中学费背后

作者:艾路 陈哲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9-08-23 00:00 【打印本页】

    宁陕县县政府将以每年四分之一的财政预算,落实高中学生学费全免的各项助学补助措施,将于09年9月份开学后推行。在“营养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身体营养状况的计划落实后,进一步加大教育发展力度,全国贫困县第一个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宁陕县县长助理、文体局局长蒋军,为广大网友解读,宁陕县免除高中学费的背后。


    实施免费教育是宁陕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为实施大教育,县委书记陈宝伦对宁陕县农村经济做了大量的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很低,按一个农村4口之家来计算,年纯收入不到10000元,一个高中生一学年最少要花费6000元。一部分农村家庭因投入大不愿意供孩子上高中或因上高中而返贫,上学的学生很多都自带饭菜,冬天带的菜可以维持一周,夏天就不行了,菜容易坏,食物安全也成了问题,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或早早地流入社会。这样就造成了高中阶段教育不尽人意。据调查,前几年,宁陕中学每年秋季开学,有10%左右的录取学生因家庭困难不能按时入学。面对这样的教育环境,县委县政府决定,要兴办教育,以教育推动宁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贫困山区最大的民生工程。因为一个人依靠知识将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而一群人凭借知识将会推动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蒋军对记者说。

    用我们县委书记陈伦宝地话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特别是我们贫困山区县,突破发展的根本希望还在教育。我们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于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思路,很快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省吃俭用也要把教育搞上去。下定决心以后,为了保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县上再次出台决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用于教育;城市教育费附加将全额用于教育发展;争取项目支持,通过多渠道筹措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经费;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优惠减免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学校征地和基建成本。县委县政府还率先做榜样,采取了一系列增收节支措施,县“两办”发文要求,包括县级领导在内,全县各级干部3年内不得换新车,出差住宿费每晚不超120元;要求精文简会;启动电子公文;领导下乡减少随从,降低行政成本等,解决教育资金投入问题。

    蒋军说,针对各项措施落实后效果突出的事实,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率先在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建成山区教育强县奋斗目标,以教育的跨越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宁陕县启动实施了科教兴县战略,并强力推进“教育振兴工程”,决定每年单设教育振兴专款100万元用于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奖励、师资引进培训、教学设备购置等;建成县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楼,对每位上职中的学生,除享受国家补助的每年1500元生活费外,县财政每年每生再补助1500元学费,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免费职业教育。也就是说,让全县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能够上高中或是上职业中学,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实现“人人有知识,人人有技能,个个能就业”的目标。

    在多渠道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后,开始新建或改、扩建校舍64585平方米、维修校舍12000平方米,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办学扩大高中招生规模。采取一部一校的办法,县直60多个部门、单位结对帮扶全县50所农村中小学(教学点),两年来累计捐款捐物80多万元,为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宁陕县逐年提高公用经费标准。2007年按小学生均35元,初、高中生均55元的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15万元专款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本费,从秋季开始,全县4093名中小学在校寄宿学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仅此两项,县上每年落实配套或专补资金达160万元。从2007年秋季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近百万元,率先在全县32所农村中小学中实施寄宿生“营养计划”,有效解决了农村寄宿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在校期间有饭无菜、营养不良的问题。同时,还对中小学布点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各级各类学校由1997年的94所调整到现在的49所,教学点(一师一校)由1997年的135个调整到现在的15个,减少教学点120个,极大改善了边远山区孩子受教育条件。

    蒋局长最后说,推行了这么大的项目,各项措施已经逐步落实,必须得注重教育质量问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师队伍是基础。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素质”的工作思路,把教师“素质工程”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来抓。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门用于教师培训、骨干教师招聘和优秀教师奖励。每年教师节前表彰奖励一批“感动宁陕”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目前,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96%、79%,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

    县上积极推进教育管理创新,组织开展校长比教学、比管理的“双比”、素质教育评估、“课改校校行”等活动,推动教学质量提高。各学校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组建体育、音乐、手工、绘画等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成立文学、艺术社团,落实专人负责,抓辅导、抓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特长培养成效明显。大力开展“绿色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共建成县级绿色文明校园36所,国家级绿色示范学校1所,在提升绿色文明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县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市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市级一等奖11个、省级一等奖1个、全国三等奖1个,高考二本以上上线83人,高考录取率比去年增加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