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确提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月20日,市委书记刘建明在宁陕县调研基层党建等工作时,给予宁陕县正在试点的“连心工程”高度评价,他指出“‘连心工程’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和三农工作的有益尝试,是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抓好“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宁陕县结合山区县的实际实施“连心工程”,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和建立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拉近机关基层的距离
——宁陕县开展“连心工程”试点工作的调查
2010年1月6日,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为边远乡镇丰富乡的300多户群众送去了“连心炉”
塔儿沟是宁陕县江口回族镇一个比较边远的村民小组,在县委陈书记陈伦宝的关心下,相继架通了电线和修通了公路,居住在大山深处21户103口人,前不久彻底告别了“交通靠走、照明靠油”的历史。村民石宣民高兴地说:“过去是我们找干部,现在是干部经常上门找我们,帮我们做好事、办实事。不仅镇干部经常到农户家中,就连县上领导也经常到咱组上来。今年4月12日晚,县委书记陈伦宝还住在了咱农户家里与村民谈心。”
塔儿沟的变化和群众对干部的评价,仅是宁陕县实施“连心工程”的一个缩影。从今年初开始,该县重点在江口回族镇和太山庙乡开展了以机关干部联系农户、办实事为主要内容的“连心工程”试点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江口回族镇党委书记陈述勇深有感触地说:“实施“连心工程”深受群众欢迎,老百姓心更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
“巩固‘实践’成果,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干群关系”
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全县近6万农民散居在大山深处。从县城到边远乡镇的车程至少在100公里左右,乡镇干部到偏远村组下一次乡,一个往返得花3天时间。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随着农业税取消和乡镇机构改革,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发生了变化,县直部门干部到农村和乡镇干部到农户的次数相应减少。太山庙乡党委书记李忠华说:“干部到群众家去的次数少了,群众没有大的问题也不找乡上的干部,久而久之,干部对农户的情况掌握的也不详细,群众觉得干部作风不好,由此干部群众间的感情有了距离。”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宁陕县,把改善民生摆在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位置,在财力异常困难的情况下,第一个在国家扶贫开发中普及高中免费教育、在全省首开先河实施中小学生“营养计划”、率先在全省实现蛋奶工程全覆盖,相继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此基础上,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谈心交流,给全县各级干部作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榜样。
县委书记陈伦宝、县长邹成燕每年都要保证至少到丰富、新场等边远乡镇调研走访2次以上,下乡调研过程中,每到一个乡镇都要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一年中与边远农村农民群众同吃同住都在10次以上。2008年冬天,县委书记陈伦宝在距县城120多公里的丰富乡调研时了解到,当地群众居住边远、经济困难,农民群众取暖还用的是火塘,不仅浪费木材,而且烟熏火燎导致大部分群众患有眼疾。去年冬天,他协调有关部门筹措资金购置600多个火炉,亲自送到了丰富和新场乡的农户家中。今年元月中旬,气温骤降,群众的冷暖牵动着县长邹成燕的心,她立即冒雪翻山越岭驱车近百公里,给地处边远、高寒山区的新场乡困难群众送去了慰问金、棉被、粮油等慰问品。县级领导作出了“样子”,各级干部争相“效仿”,走出机关进村入户,密切联系群众。
2010年1月20日,宁陕县政府县长邹成燕在边远乡镇新场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宁陕县结合实际开展了“采纳百条建议、办好百件实事、帮百姓致富”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县千名干部进百村联万户群众,与群众谈心交心,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积极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太山庙乡太山村村民杨忠义说,还是在收农业税的时候干部到家里来的多,后来渐渐少了,总感觉有距离;现在,干部好的作风又回来了,到家里来的次数又多了起来,干部群众的距离变的更近了。
去年12月23日,在全县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告会上,宁陕县委提出启动“连心工程”,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进一步转变乡镇职能,强化干部服务意识。先期在太山庙乡和江口回族镇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在全县推广。县委书记陈伦宝说:“实施‘连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加快乡镇转变职能,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干群关系。”
“部门站所联村,干部联系农户,提供惠民服务”
“按照县委的安排,我们积极开展了“连心工程”试点工作。”太山庙乡党委书记李忠华说,“连心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乡党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重点抓两委班子建设;机关全体干部(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负责联系20到30户农户,重点听民声、察民情、排民忧、帮民富、暖民心,每年到农户家中不少于6次,上门宣讲党的政策、调解邻里纠纷、劝返辍学学生、料理红白喜事等十项服务;乡站、办、队各联系1个村,结合业务推动中心工作任务分解落实,促进产业发展。在乡政府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设立便民服务室,对农民群众需要办理的木材采伐、惠农政策等13项合法事项办理所需资料、程序等内容编印成《便民服务手册》,由乡或村干部代办。
宁陕县太山庙乡干部入户与群众谈心,记便民手册和民情日记
太山庙乡采取发放连心手册、民情日记、连心卡、设置连心榜、和建立便民服务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要求干部将每次到农户家中连心的情况记入连心手册和民情日记,由农户签字,乡党委书记、乡长的连心手册和民情日记每月底由领导小组审阅;乡镇其他干部职工的连心手册和民情日记月底由乡镇党委书记审阅。统一印制了干部连心卡,将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农户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及要求印在卡上,发放到所包农户手中。在乡政府和村委会分别设置连心榜,乡连心榜公示乡、站、办队联村情况,村连心榜公示干部联户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定期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汇报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归类、分析、处理。
如何确保“连心工程”真正取得实效,由短期集中活动转变为经常性工作?太山庙乡制定出台了“三考三评”办法,具体的讲就是:第一次考包联户的姓名、第二次考包联户的基本情况、第三次考包联户要求办的事情,以此掌握干部实施“连心工程”的实绩;采取干部自评、交叉入户发放测评表民主测评、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讲评的办法,对联户干部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考评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并与个人年终奖、评优评模、职称晋升、后备干部的推荐等相挂钩。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