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菜单
子二代朱鹮意外坠落,经工作人员24小时的抢救观察,平安回到焦急等待的母亲怀抱并得到喂养。
6月14日从宁陕朱鹮野化放飞基地获悉,异地野化放飞朱鹮上月成功繁殖出子二代幼鸟3只,11日子二代幼鸟中最小的一只死亡,13日上午10时朱鹮野化放飞基地负责人李夏突然发现朱鹮子二代幼鸟巢中无鸟,他四处寻找均未发现亲鸟及幼鸟的下落,于是迅速回到基地,将这一情况向长期在基地搞《朱鹮再引入适应性研究》的于晓平教授(陕西师大生命科学院)汇报,于教授认为很可能是巢中死亡幼鸟招引乌鸦抢吃,亲鸟惊飞,幼鸟受惊从巢树上坠落下来,于是二人再次来到该巢区,不远处传来朱鹮的鸣叫声,寻声找去,便发现亲鸟附近林地中站立着两只小朱鹮,他们惊喜万分,小心翼翼地把两只小朱鹮抱回基地饱餐一顿,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后,一切正常,便给这两只子二代小朱鹮戴上环志,这标志着该对朱鹮正式拥有了世界首例异地野化放飞朱鹮子二代身份证。次日上午10时,两只小朱鹮被运回它的巢区,工作人员搭着长梯,用绳索将其吊上11.6米高的巢树,轻轻放入巢穴中,经过大半天的观察,亲鸟陆续回到巢中并开始给两只小朱鹮喂食。
鸟类在孵化和育雏期间,相对于幼体双亲,被称为“亲鸟”。朱鹮是世界上最稀少的珍贵鸟类,有“东方宝石”的美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繁殖每年一窝1—4枚卵,为异步孵化鸟类,即第一枚卵产出后开始孵化,个体差异较大,雌雄共同孵卵,28天后雏鸟出壳,属于晚成鸟,40天左右幼鸟飞离巢穴,这种异步孵化造成的不对等食物竞争能力导致不同孵出顺序的雏鸟的存活率有较大差异,最小的鸟经常被淘汰,通常只能保证2个幼鸟成活。
图1:子二代朱鹮重返家园
图2: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