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9日至10日在广西北海市和南宁市召开,作为西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宁陕样板",宁陕县在会上介绍了全力推进林下产业发展的经验。
县委书记陈伦宝在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上介绍经验
秦岭腹地的宁陕是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90.2%,有林地面积48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306万亩,农业人口约6万人,人均林地50多亩,为全省各县之冠。2007年8月,该县被列为全省10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按照"均山、均权、均利"的方法,在实践中总结出"五要五不要"原则,最大程度地发挥林地效益。2009年7月,宁陕提前两年完成林改任务。林改激活了广大农民爱林兴林的积极性,呈现出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社会促和谐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林区稳定、林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该率先在全省破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盘活青山秀水,大力发展以"一菌三园"和配套开发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立足生态资源、激活生产要素、调整林下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循环发展路子,较好地解决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矛盾。到2010年底,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以食用菌、种养业为主的绿色食品,以"两线六区"景点和农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蓬勃健康发展,林下经济总收入达2.45亿元,仅此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000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
据悉,在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上, 3个省和3个县介绍了经验,宁陕县的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好评。(新华网陕西频道 谭海波 胡 楷)
相关报道:
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议召开,温家宝作出批示
2011年10月11日10:3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厉建祝 焦玉海 蒋卫民 刘泽英
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10月9日至1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南宁市召开,全面部署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批示,明确指出,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促进农民增收,又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也作出批示,指出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要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加强引导,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会上作题为《壮大林下经济 实现兴林富民 全面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致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主持会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武警森林指挥部参谋长郝晓光,国家林业局林改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建兴等出席会议。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辽宁省和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陕西省宁陕县、重庆市秀山县作典型发言。与会代表还现场参观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浦北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典型。
我国有46亿亩林业用地,其中集体林地27亿多亩。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种植药材、蔬菜、蘑菇、木耳、花卉,养殖林蛙、蜜蜂、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生产多种多样丰富的绿色产品,相当于扩大了我国几十亿亩的土地利用面积,极大地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林业产业发展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转变,使农民“不砍树就能致富”,实现了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双赢。这是我国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亿万农民的又一伟大实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08年全面推进以后,各地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明晰产权、承包到户,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目前,已完成集体林地确权面积25.24亿亩,占全国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2.23%,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一手抓林下经济、培植林业产业,发展了林业生产力,极大地提升了林业的经济效益,林地直接产出率由2003年的每亩84元提高到2010年的198元,全国2550多个林改县,农民林业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比重由2009年的12.96%增加到现在的20%以上,重点林区农民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