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顺利通过前期评估

作者:彭翠伟 陈冬妮 来源:教体局 发布时间:2012-10-28 00:00 【打印本页】

    10月23日至27日,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曹普选,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石光华,省教育强县专家组组长柳谋带领省教育强县专家组一行来宁陕县评估“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市政府副市长杜寿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德成、县委书记邹成燕、县长唐新成等市县领导陪同。

 

 

    专家组一行通过观看素质教育汇报演出、“创强”专题片,查看“创强”展板、档案资料,召开汇报会,分组深入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实地查验,走访干部群众,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了宁陕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各项工作。

    在27日上午召开的反馈会上,省教育强县专家组组长柳谋代表省评估专家组宣读了评估报告,报告认为,宁陕县自启动教育强县创建工作以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我省实施意见,坚持把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在优先位置;二是教育法制机构健全,普法宣传教育覆盖各级各类学校,把教育法规宣传纳入全县普法规划,普法宣传教育做到了“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近三年无校园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体制、教育制度创新成效明显;四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层次结构、比例结构、地域分布及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县域教育体系,在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职称校为农服务网络为中心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良好;五是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小学、初中和高中入学率、巩固率,以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均达到要求;六是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基本实现;七是有一支数量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和校长、教师的岗位培训率达到要求;八是依法确保教育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在本地市领先;九是近三年获省以上奖项2个,被评为陕西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会议指出,依据新修订的陕西省教育强县标准,专家组一致同意给宁陕县教育创强赋分450分,并认为宁陕县基本达到了陕西省教育强县标准。

    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曹普选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宁陕县教育工作。他说,近年来,宁陕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校园面貌明显改观,教育管理日趋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业绩。

    副市长杜寿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省评估组表示感谢,对宁陕县取得教育强县阶段性成果表示祝贺,他指出,宁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响亮提出了“穷县不能穷教育,强县首先强教育”,“小县要办大教育”的口号,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目标,动员全县上下积极投身教育强县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发展教育,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办学水平,城乡各类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杜寿平要求,一是毫不放松,扎实做好整改提高工作。宁陕县对要整改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实行县领导包抓责任制,逐项、逐条把任务分解到部门,实行层层抓落实,力争最短时间内整改到位,高质量通过省上验收。二要认真贯彻全省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现场会精神,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三要在教育均衡发展上再添措施,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目标,提高学前教育入学率,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共同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做强做优高中教育,以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单位创建为重点,不断壮大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高度关注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依法保证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统筹各类教育,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四是要在教育改革创新上再添措施,人才培养上继续坚持德育为先的方针,把实施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县长唐新成表示,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教育工作,将从政策制订上优先考虑,经费投入上重点倾斜,改善条件上促进均衡,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提高质量上实现突破五方面把各位领导、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逐一落实到位,促使教育“创强”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正式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