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陕 县 双 创 工 作
简 报
二○○九第二期 (总第五十六期)
宁陕县双创指挥部办公室 二○○九年七月十六日
——————————————————————————————————
我县2008年度双创工作考核位居十县区第一
近日,安康市双创指挥部下发文件,对2008年度全市双创工作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我县2008年度双创工作考核得分为95.6分,位居全市十县区第一名。
关 注 孩 子 心 灵 的 成 长
——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报告团苏老师
在城关初中、宁陕小学报告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编者:健康教育是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孩子茁壮成长的重要方面。为此,县双创办、团县委经过积极争取、协调,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报告团来宁陕进行了现场讲座。现将报告团苏老师讲话整理如下:
今天是星期六,很多家长忙了一周,今天应该休息处理处理家务事,给孩子做点好吃的,但是我刚才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户往下看的时候,我看到学校门口放了很多的车,家长朋友们还是放弃了休息的时间来听我讲课,这种现象我很欣慰,我觉得家长朋友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非常重视的。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可以说付出了一切。但是孩子们领不领情呢?我曾经在上海召开过一次家庭教育杂志部小学生座谈会,在会上,我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长大了你们最想干什么呀?孩子们围坐在我的身边,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孩子们非常的有意思,争着要回答。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苏老师,我长大了以后,首先要把我们家的房子盖的很大,可是我要把门修得小小的,我不让我爸和我妈进去,省得他们盯着我。”还有一个孩子跟我说:“苏老师,我长大了想当个医生,我要发明一种药,让我妈吃,我妈吃了以后,光说好话,不说话坏。”当时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真的是惊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有如此惊人奇怪的想法。我们现在的孩子不缺教育,他们缺少的是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他们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信任、理解、肯定,他们希望爸爸妈妈能够从心灵来关爱他们,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想从以下几个问题来阐述。
忽视了孩子心灵的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最大一个盲区
在这里,我用了一个盲区,没有用误区,为什么呀?因为误区和盲区是有区别的。误区是指什么?误区是指我们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认识,但是认识的不全面,有错误。盲区是什么?盲区就是指我们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根本就没有认识。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忽视确确实实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盲区,为什么这么说呀?因为我们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还能算是一个问题吗?对一个孩子,我们家长最关注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学习好啊?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们坐在孩子的座位上,面前放的是孩子上一次考试的卷子,考得好不好有分数揽着呢?60分就是60分,100分就是100分,看得见摸得着。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身体。孩子是不是身体好啊?谁不愿自己的孩子长得健健康康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孩子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或失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比别的孩子长得结实?比别的孩子长得高啊?所以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进步的时候,我们家长往往会把目标集中在这两点:一个是学习,一个是身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很多家长觉得这是个虚的东西,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家长朋友们,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由于心理素质不健康而导致的。我们知心姐姐杂志社曾经召开过一次家庭教育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当着很多人的面流泪了,她说:“我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周一到周五每天早晨背着书包上学时,孩子开始恶心,有的时候呕吐,吐得很厉害,可是到了周六、周日,孩子玩得很欢,什么事都没有。”孩子妈很着急,怀疑孩子得了病,就带着孩子到医院去检查,经过检查,医生对那位妈妈说孩子身体很好,没有病。但妈妈还是着急,后来我们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孩子妈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给出了一个诊断,说她的孩子患上了上学恐惧症。孩子妈听了诊断以后觉得天都塌了,孩子妈在座谈会上讲,她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她要求她的孩子在学校里各门功课一定要拿到前3名,学校的各项活动一定要拿名次,她在工作岗位上是很要强的人,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但是,在那次家庭教育座谈会上,那个妈妈流着泪说:“我现在并不希望我的孩子学习有多好,能得什么奖,我只希望他的身体是健康的,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地生活。”当然我说的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学习,学习好很重要,只有学习好,将来才能考一个好的中学,考一个重点大学,长大找工作的时候才会有优势。但是,家长朋友们你们想过吗?我们的孩子将来在事业上是否真正能够成功,在生活上是否真的能够幸福,绝对不是只要学习好了,就能够决定的。杭州有一个老师叫周吴,他是一个班主任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将近三十年了,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曾经对150名小学生做了一个跟踪的调查,他发现:那些如今已经上了大学或者工作的学生当中,当年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前三名的尖子生、我们说的好孩子,这些孩子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却屡屡地受挫,并不顺利。倒是那些学习成绩排在第10名甚至20名左右的孩子,很多人长大以后参加了工作,在工作当中表现得相当出色,有的还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前些日子,我和我的一些朋友聊起这个话题,觉得这个第10名现象非常有意思,那么一聊才发现,这种第10名现象不仅是杭州有,广州、苏州、兰州。包括我们陕西、安康,包括我们宁陕县也一样,都有这种现象。我看今天坐的都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你们喜欢上网吗?知道网易网站吗?网易是我们国家非常知名的一个网站,它的首席执行官叫丁磊,丁磊在中学期间最好的学习成绩排在第十名到二十名之间,他很少在前10名的,但是丁磊现在已是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十大富翁之一了。这说明什么呀?说明目前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够决定孩子他的未来是否能够成功,所以,教育专家就指出: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小,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越大,才能够独立地处理问题。
我们怎么样来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家长朋友们讲的重点问题。我认为孩子心灵的成长和身体的成长是一样的,是需要营养的。我认为孩子幸福成长有五大营养,这五个营养分别是: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下面我们一个个的来探讨。
一,孩子心灵成长的第一个营养:肯定。
心灵的成长是需要肯定的。
我们“知心姐姐”杂志社在全国很多地方、很多学校的中小学当中,做了多次的知心调查,问孩子一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满足你的要求,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当时,我们老师就想啊,孩子他们想得到什么呀?爸爸妈妈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玩的时间多一点,也不过是这些。但是,调查结果出来以后,让我们很多老师都大吃一惊,在3700多份有效答卷当中,有56.83%的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看到他的进步,能够肯定他们。因为是多选题,还有43.17%的孩子,他们希望爸爸妈妈别总拿他们给别人的孩子比,别总说别人的孩子比他强。孩子们的答案让我们无形中看出一个问题:一个人,哪怕他只是一个小孩子,他这种希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胜过了对金钱和舆论的渴望。可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并不是这样做的,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很多家长就喜欢这样说孩子:“你真是个笨蛋,我看你就是个废物,你知道你将来是怎么死的,肯定是笨死的。”
我们用这样的话来刺激孩子,一点都不留情面,还有很多做法是不对的。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从85分进入了90分,算是有所进步,孩子高高兴兴回到家里,对爸爸妈妈说:“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得了90分”。爸爸妈妈说什么呢?“你也不嫌丢人啊?90分你还好意思说啊?”孩子画了一幅画,老师表扬了他,说你爸爸看了这幅画肯定会很高兴的。孩子回到家,把画拿给爸爸看,“爸爸,我画了一幅画,老师表扬了我。”他爸说什么呢?“行了,行了,我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