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金川镇开展连心工程侧记
初冬的金川,寒风瑟瑟,万木凋零,然而小川街道的欢庆锣鼓、红旗移民搬迁点的火热场面、兴隆楼房组群众修建通组公路愚公移山式的精神无不昭示着,这是“连心工程”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在群众的心田,迸发出一种新的力量,新房拔地而起,新路向前延伸……。
干部连心建新房
近期,金川镇小川村红旗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场面紧张而有序,机器轰鸣,车辆穿梭,50余名当地群众正在建设自己的新房子。
今年以来,金川镇抢抓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机遇,连心干部上门入户宣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建新房,全镇共有105户农户采取集中与分散、购房与建房的方式实施了搬迁,改善了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为了扩大小川集镇建设规模,建设功能更加齐备的小川新区,该镇在小川村红旗组(小川小学上方)规划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连心干部一道深入到征地群众家中促膝而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多次座谈协商中,终于促使惜地如金的红旗组群众出让土地给搬迁户建房,镇政府在建房户占地资金未筹集到位的情况下,动员镇干部集资10余万元,将土地补偿款全部兑现到土地征占农户手中,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采取统一平整场地,统一建房样式,统一建设标准,农户互助投工修建,目前已有11户群众动工修建,其中有8户一层主体工程已完工。
干部连心筑新路
“平安创建我们群众都知道,在两率抽查中,我们有些群众就是不好好说,故意说不知道,是因为行路难的问题,群众对政府有意见。”,这是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带领连心干部在兴隆村四泉组召开群众会时,70多岁老人李兴龙说的一句话。在与李兴龙老人和更多村民的交谈中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金川镇自2007年以来,积极抢抓通村水泥路建设机遇,连续3年修建了3条通村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今年在包帮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旬河、黄金、小川等居住在公路边的群众修建了连户路,实现了大路连小路,生产和生活更加方便。兴隆村四泉组位于村委会对面四泉沟、全组38户130名群众散居在沟内,主要经济来源于袋料食用菌、天麻、板栗。因是通组公路,无项目资金支持,无法实施拓宽和水泥硬化,该组群众只能行走在2米宽的泥泞小道,生产生活极不方便。
在群众会中,当群众了解到县委已将金川镇列为2012年连户路建设计划后,群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兴龙老人当即说“这是一件大好事情,我们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集资出劳,流血流汗,就是脱几层皮我也愿意”,这样一个修建连户路3公路(实际是通组公路)的决定应运而生。在连心干部刚把路线设计出来,群众就开始投工投劳,移动土方,平整路基,外出务工人员也赶回家中参加修路。目前该组38户群众都投身到修路战场,将原有2米路基拓宽至4.5米,移动土方近1万方。
干部连心创新业
小川村松树组村民胡理楷大专毕业后在外打工3年,去年返乡自主创业。该组连心干部王鑫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与他交流沟通,鼓励和引导他参加了培训,并为其办理了3万元的小额信贷,帮助其养殖黄辣丁鱼2和兔子。为帮助胡理凯提高养殖技术,连心干部王鑫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打印成册送给他。目前,胡理楷已发展黄辣丁鱼10000余尾,养殖兔子800余只,在该组尝试并成功实现家猪野养,数量达90余只。
大鲵养殖在金川镇悄然兴起,但群众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连心干部在开展连心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农户咨询大鲵养殖技术的问题。为了帮助群众提高大鲵养殖技术,该镇举办了大鲵养殖培训班,邀请大鲵养殖专家陈玖华做技术辅导,150多名群众参加了培训。有了专家的技术的指导和贴息贷款的支持,该镇目前已发展大鲵养殖40户5700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