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五保供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民政局 来源:民政局 发布时间:2011-12-26 00:00 【打印本页】

 

    近年来宁陕县五保供养工作有了质的飞跃。紧紧围绕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教乐”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从提高供养水平,切实改善五保户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入手,使五保老人安度晚年,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真正使五保老人衣、食、住、医无忧。

    一是进一步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实行社会化发放。全县五保户1235 户1380人,为加强五保老人供养管理工作,以集中供养为重点、分散供养为补充,有效提高供养水平,强化敬老院和监护人的管理,确保五保老人有饭吃,有衣穿,有病能医治,有人关心和照顾,根据《宁陕县五保对象生活发放办法》,县财政每年预算22 3万元生活补助款,30万元医疗救助款,年供养标准3200元,,生活资金采取县民政局提供供养名单,财政局统一安排拨付至信用社,五保对象持五保证到所在乡镇信用社领取。全年共发放 465 万元,我县配套 223 万元。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救助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结合实际,制定了《宁陕县农村五保供养实施办法》和《宁陕县五保户生活发放办法》及《宁陕县农村五保户医疗救助实施细则》。为了强化服务管理、夯实工作责任,对五保户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敬老院,制定了《入户对象条件》、《安全卫生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监管责任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解决了五保户的后顾之忧,使供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是切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按照有效改善五保户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积极争取财政、计划、扶贫、残联、林业、教育等相关部门的配合,盘活闲置资产、盘活五保户资产,加大扶持力度,严格按“五通、六化、七有、八个一”的标准,宁陕县自2006年以来积极争取和多方筹措资金,总投资约2800万元,先后修建村级五保安置点17处,乡镇中心敬老院7所,乡镇区域性敬老院和县级中心敬老院各一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786人,集中供养率达57%。2011 年12 月13 日宁陕筒车湾区域敬老院隆重举行敬老院落成和五保老人入住仪式,此次共有来自梅子、四亩地、筒车湾三个镇110位老人入住,这标志着宁陕社会保障体系已趋完善,在敬老、爱老、敬老方面迈上新台阶额。在完善五保供养体系,做好应保尽保,在按标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五保家园和并户包帮三位一体的供养体系,制定了《宁陕县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和《宁陕县五保户敬老院建设规划》。

    四是丰富救助内容,提高供养水平。为强化敬老院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敬老院的服务功能,解决了敬老院墓地、正大圈舍和生产用地,结合星级敬老院创建工作,调动五保老人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办好以院养院特色经济;配齐敬老院生产用具和生活必需品,让他们安心欢快安度晚年。按照《宁陕县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规定,协调敬老院管理人员编制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敬老院的规范管理提供保证。为了妥善解决五保户吃、穿、住、医,使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对全县五保户因灾致伤、致病24种规定病种实行医疗救助,五保户治病款全额报销,实行定点医院治疗,确保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同时还给全县1380人五保老人缴纳了参加合作医疗参合金,实行医保双保障。区域性敬老院,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完善。院民住房、餐厅设施高标准配置,本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生活”的理念,还设有活动室、医疗室、理发室、洗浴室、娱乐室、图书室、小超市和社区服务中心等,活动室液晶电视、电脑、电话、宽带网络,一应俱全,公共场所安装了监控录像,还配套有沼气、正大圈舍、墓地和生产用地等,功能配置全面满足院民的生活、娱乐需求。

    每个敬老院配有管理和服务人员12人左右,下设有后勤组、生产组、清洁卫生组和办公室。在管理上,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在服务上实行人性化、亲情化。为把敬老院办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窗口单位和为星级敬老院奠定了基础。实现乡风文明、整洁,从根本上解决五保户的衣、食、住、就医困难,让他们共享改革成果,夕阳无限好,晚年生活阳光、幸福、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