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菜单
宁陕县野生动植物管理站高级工程师田宁朝,在长安河拍摄到一个由12只鸳鸯组成的野生鸳鸯群。据悉,这也是该县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鸳鸯。
田宁朝昨日告诉记者,2月26日,他与几名朋友登山时,意外地在城关镇朱家嘴村长安河畔看见了鸳鸯。当时同行的朋友还称只是野鸭子。当晚,他通过查询资料对比,确定白天看见的就是野生鸳鸯。次日,他带着相机再次赶到朱家嘴村,在长安河上找到了野生鸳鸯群,共有12只。只见它们觅食嬉戏,一会儿在石头上梳理羽毛,一会儿在水中自在游弋,形态高贵优雅。“我搞野生动物保护工作30多年了,也是第一次见到野生鸳鸯。此后,我多次前往朱家嘴村跟踪观察,从发现至今,它们已经在此活动近一个月了。另外,我还在鱼洞河水库附近发现过一群野生鸳鸯,共有18只。我前后去了五六次,但只在前两次看见,随后几次都没有见到鸳鸯的踪影。”
据悉,此次在宁陕县首次发现野生鸳鸯,填补了鸳鸯在安康市分布的空白,也是该县野生动物史上的第四次重大发现,使宁陕县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达到30种。此前,科研人员在宁陕发现过越冬的大天鹅、绿翅短脚鹎和黑喉岩鹨,均系安康或我省稀有分布的鸟类。
鸳鸯属雁形目鸭科,体长38~45cm,体重0.5公斤左右,又名官鸭、匹鸟、邓木鸟,珍稀而濒危,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因其“止则相耦,飞则成双”,一直是夫妻和睦、爱情坚贞的美好象征,千百年来备受赞颂,它们名字也是雄鸟(鸳)、雌鸟(鸯)的合称。据国家有关部门2009年统计,我国野生鸳鸯总量在12000只左右。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通过人工繁殖并野化放飞,加大其种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