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确保清水送关中——宁陕县支持“引汉济渭”工程纪实

作者:谭海波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05-17 00:00 【打印本页】


    坐西向东的山坡上,新修挡墙护坡依次向上延展,两排楼房拔地而起……在子午河畔,宁陕县梅子镇瓦房村兰草坪,一个依青山傍绿水的新集镇正在崛起。

    住在5公里外方家岭组村民杨正贵,每隔一周都要到兰草坪——梅子镇集镇迁建安置点,看一看正在加快建设的库区移民安置房。按计划,今年9月他将和30户村民一道,作为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首批集中安置移民,搬迁到这里居住。

    移民安置,仅仅是宁陕县支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引汉济渭工程启动以来,宁陕县积极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稳步推进水库移民安置试点,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以实际行动支持工程项目建设,确保清水送关中。

优化服务:创造良好建设环境

    引汉济渭工程,从陕南汉江流域调水到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是解决关中地区缺水问题、实现全省水资源统一配置的重大基础项目。除三河口水库大坝建设施工在宁陕县梅子镇瓦房村外,秦岭输水隧洞涉及该县四亩地镇4个村。

    “引汉济渭工程是我省的重点工程项目,一定要提供一流的环境,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宁陕县委书记邹成燕介绍说,为了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县上协调组织国土、电力、电信等部门在搞好配套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企业工地上门服务,着力为“引汉济
渭”工程营造宽松优良的建设环境。

    县公安局不仅上门开展培训,还在建设工地设立了警务室。县移民开发局每月都到建设工地上,实行有关事项“代办”和“领办”服务。2011年10月,秦岭隧道3号勘探试验洞工程项目部压力容器检验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县移民开发局长杨智琼跑前跑后,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帮忙将手续办好,项目部负责人感慨地说:“没想到宁陕的工作效率这么高!”

    宁陕县还明确规定,各相关职能部门不能随意进行检查,每季度由县移民开发局带队组成联合检查组,到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工地巡查。建立企地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保障施工无阻碍顺利进行。

    “这里施工环境很好!”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引汉济渭工程3号试验洞项目部党工委书记邓小兵说,由于建设环境良好,工程建设进度也大为提高。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没有发生影响工程进展的群体事件、无越级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没有出现人为重大事故案件。

尊重民意:移民安置稳步推进

    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库区移民,涉及宁陕县梅子镇和筒车湾镇9个村350户1443人,首期移民涉及梅子镇75户311人。在实施移民安置工作中,宁陕县本着有土安置为主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灵活的移民安置方式,受到群众好评。

    “搞好库区移民安置试点工作,关系到引汉济渭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丝毫马虎不得。”宁陕县移民开发局局长杨智琼说,县上正式成立了移民开发局,相关镇成立了移民工作站,并将移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人大、政协进行专题调研,县城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在广泛深入宣传“引汉济渭”工程重大意义和有关移民政策的基础上,宁陕县就集中安置选点、安置方式、房屋户型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启动以来,先后组织群众集体讨论80余次、征求群众意见50余次、召开群众大会100多场次。赢得了群众对移民安置的理解和支持。

    宁陕县还先后出台了移民安置实施办法、补偿(补助)标准等10多项政策文件。采取“实地丈量、现场确认、三榜公示、发明白卡”办法,确保移民安置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对移民个人补偿资金,由县移民开发局统一印制补偿兑现明白卡,由镇、村、县审核确认后发给移民户,并以“一卡通”形式按搬迁进度分期直接兑付给群众,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梅子镇安平村党支部书记冀世忠说,目前村上17户首期移民安置任务已基本完成,另有7户二期移民户也递交了安置申请。 

    据悉,占地70亩的梅子镇集镇迁建安置点的防洪工程、场平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31套移民安置房正在加紧建设。首期522米高程以下75户移民,已有29户118人进入梅子集镇集中安置,27户122人在县城及周边购房安置,19户71人已达成购房建房协议。

多措并举:源头保障水质洁净

    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建成后,在为西安等关中地区4个重点城市提供优质水的同时,还将间接地使26个市县的用水矛盾得以缓解。而三河口库区的大部分水域在宁陕县境内,且县境内的汶水河和蒲河又是水库的重要水源。因此,三河口水库的水质洁净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

    “支持引汉济渭工程,不仅是在当前,更重要的是在长远。”宁陕县代县长唐新成说,引汉济渭工程启动伊始,宁陕县就开始了源头保障水质洁净工作。县上明确提出,汶水河流域的新场、皇冠等4个镇和蒲河流域的四亩地镇范围内,严禁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凡是影响环境的工业和矿产项目严禁上马。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种植业、旅游等生态、环保型产业和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组织群众开展植树造林,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宁可牺牲眼前发展,也要保障将来水质洁净。”梅子镇生丰村八庙组有一处石英矿,极具开采价值,由于所处位置在三河口水库680米高程内,好几家采矿企业要求开采,都被县上拒绝了。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库区所在地梅子镇,把扶持库区移民发展与保障水质有机结合,全镇核桃园由3年前10亩发展到目前150亩,标准板栗园由700亩发展到1100亩。

    四亩地镇党委书记彭儒宝说,为了保障水源水质,镇上结合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和节柴灶。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等生态环保产业。今春全镇植树造林达到100亩。

    宁陕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把项目审批关,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凡在汶水河流域内和蒲河流域范围内建设的项目,必须经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会审,从源头上保护水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