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以林权制度改革全面促进农户增收纪实
宁陕县环境优美,风景迷人,境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和朱鹮四大国宝的栖息地,享有“西安后花园”和“野生动植物王国”的美誉。
2007年7月,该县被确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在中央有关部委、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及安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于2008年10月全面完成各项主体改革的工作任务。林权制度改革为宁陕人民的致富增收,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林权改革使农民对耕山致富有了新期盼
宁陕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2个镇98个村,人口7.4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90.2%,有林地497万亩,其中集体林地306万亩,是省重点林业县。境内有宁东林业局、宁西林业局、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林场等国有林场。
在林权改革后,该县积极探索并开展了配套改革工作。该县林业局党委书记邵波告诉记者,到2012年6月底,全县共新建以板栗、核桃、干果、食用菌、林下中药材等林业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13个,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农户1382户,从事林农工作的人数达到4800余人。2011年全县林业合作社项目产业收入达到9700万元,入社农民户均收入7.6万元、人均收入2.1万元。2011年全县林业经济总收入达到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5000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
邵书记还说,2009年6月,旬阳坝镇大寺沟村的106户猪苓栽植户经过共同协商,已经注册了商标,取名为“旬宝”,并组建了“宁陕县旬宝猪苓专业合作社”。该专业合作社在猪苓栽培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提供、基地建设指导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建有自己的网站,有自己的产品标准,有自己的商标,有自己的人工栽培技术,与专业研究所合作探索猪苓无性繁殖,合作社使宁陕猪苓享誉省内外,吸引东北、云南、广西等十余个省市的客商上门寻求合作。
城关镇月河村的村支书程朝告诉记者,他们村有140多户,500多口人,其中80%的人家已经种植了猪苓,现在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他自己家里就投资了近50万元,种植了7300多窝,预计收益能达到300万元。
林权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户致富的积极性
为了帮助村民致富,让村民放心地种植猪苓,该县公职人员带头,干部采取入股形式参与猪苓种植。旬阳坝镇便民服务站的汪主任说,自己就参与了猪苓种植,当时投资了3万元,栽植3~5年时间可收获,以前每公斤是40~60元,现在每公斤120元,而且还不让挑拣,收益还不错。
2008年,该县质监局把大寺沟村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猪苓种源示范基地,由当时的邹成燕县长亲自抓点。
据汪主任介绍,旬宝猪苓合作社是在“支部+协会”、“党员带贫困户”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该合作社是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决今后长远发展的问题。他们依据该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在该县的江口、旬阳坝、皇冠三个镇全面推进猪苓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发挥种植大户和乡土人才的作用。
据了解,林业合作社根据发展的需要,从2009年开始每年筹资40万元,聘请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到各乡镇举办免费入社农户培训班,每年培训林农14300多人次。通过对农林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培训,使内部成员全部成为懂技术的骨干力量。今年先后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到该县开展林下药材和核桃等产业技术培训,组织合作社骨干外出考察学习,同时积极发挥林业合作社的基地科研和示范带头作用。
林权改革优化农村经营制度促进农户增收
为了抓好以勘界确权资料为重点的林改建档工作,该县制定了《林改档案管理办法》,定期举办林改档案培训会,全县共抽调17名县级领导、128名科级领导和249名一般干部,组建了14个驻乡镇工作队和98个驻村工作组,加上各村组干部,全县有3000人从事林改工作。
县乡林改工作组进乡驻村开展动员和培训,召开村、组群众会议860场次。县乡林改宣讲团巡回到各村进行政策宣讲,向农户发放林改公开信23000余份、宣传年画17000多份、《林改政策读本》5000多册。
据记者了解,宁陕林改实现了家庭承包223.3万亩的成绩,占全县林业总面积的72.9%,股权经营47.3万亩,占全县林业总面积的15.4%,集体经营25.6万亩,占全县林业总面积的8.4%,其他方式承包10万亩,占全县林业总面积的3.3%。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管理,宁陕县投资了30万元建起林改档案室,给各乡镇和村组统一配备了林改档案柜,建立了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
据该县林权站秦魛亚主任介绍,该县共整理林权档案2137件,3120卷,《林权证》发证率达到了98.7%,农户满意率达到98.2%,目前以林业产权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宁陕林改构建了三大体系,以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推动林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完善,促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2010年10月,宁陕林改工作的创新做法受到国家林业局肯定,被授予“全国林权改革百强县”称号。
该县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以乡镇或村为单位,以产业为依托,按照“产供销一条龙”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体系”等模式,积极鼓励大户能人和各类社会主体,分别组建了林下中药材、食用菌、板栗、核桃等林业专业合作社,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有效地推动了林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