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农村年轻人来讲,26岁的时候可能事业刚刚起步。可26岁的宁陕县四亩地镇四亩地村共产党员邓庚,却凭着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大山深处发展娃娃鱼繁育和养殖产业,经过10年打拼拥有了近百万元资产,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还带动了乡亲们共同致富。今天的《记者在基层 我在您身边》专栏为您播出本台通讯员谭海波、杨宁,记者钟剑采写的录音报道《宁陕80后农民山沟里养大鲵 10年赚了100万》
7月25日,记者在四亩地村见到邓庚时,他正在村民李登福的家里开展娃娃鱼养殖技术指导。【出录音/邓庚01】这两条鱼放到一起咬了的吗?两个放一起打架咬了的。宁愿一天多换两道水、多弄两个盆子,弄到一起打架咬伤了没就没有卖相了,这个鱼看哪个今年要种鱼,就想办法给你卖掉。嗯、好的。【录音完】
李登福说,早些年就了解到养殖娃娃鱼效益不错,也想养一些试试看,可是苦于手头一直没有启动资金。2008年,邓庚了解到他的想法后,就赊欠给了他娃娃鱼苗。通过几年的努力,李登福的家庭式娃娃鱼养殖已初具规模。【出录音/李登福】作为养殖这方面技术没啥问题,在销售方面,他搞的时间长,信息广泛,他就给帮忙卖。养殖户没啥后顾之忧,还是很有潜力的,效益还是很客观的。【录音完】
从李登福家里出来的时候,记者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80后农民致富带头人,他一米七左右的中等个子,皮肤黝黑,憨厚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成熟。邓庚说,像这样到农户家走访,指导娃娃鱼养殖是经常的事情。
沿着崎岖荒芜的山间小道步行半个小时后,邓庚带着我们来到了他的娃娃鱼繁殖场。这个用铁丝网围着的荒草滩,长约20米、宽约4米,两条一尺来宽的清澈水沟将这块土地分成了三部分。邓庚指着水沟两旁的荒草地说,这些荒草地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荒草地掩盖下的世界却是异常的丰富多彩,这里面住着30条娃娃鱼爸爸和娃娃鱼妈妈,它们每年可以创造近60万元的财富。邓庚指着一处细软干净的小沙堆说。【出录音/邓庚02】再有20至30天鱼就要下蛋了,你看这堆沙,这个洞口这堆沙,有些洞口就没有这种沙,这种迹象就表明种公鱼就已经发情了,它把这洞打扫的光光的,里面收拾和这一样,沙子刨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它就等待母娃娃鱼进去产卵。就这种迹象就说明,这里面今年会有一窝娃娃鱼苗子。(估计有多少?)这窝苗子去年有400多,今年应该在600至700之间。【录音完】
在另一个相隔很近的娃娃鱼繁殖场,记者看到,这个繁殖场和天然河道没有什么区别,错落无序的大青石、随意生长的各类树木让人很难相信这里也是一个蕴藏着财富的梦工厂。邓庚告诉我们,这就最早依河建设的野生娃娃繁殖场,早些年因为考虑不周,曾经被洪水冲得面目全非,多年辛苦培育的用来产卵的20条娃娃鱼也只在洪水过后的河道里找回了6条。【出录音/邓庚03】繁殖到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马上要成功的时候,山洪暴发,把我在后沟边搞的繁殖场全都冲毁了,当时20多尾娃娃鱼也是20多万啊,从刚开始养殖就买了这么20多尾成品娃娃鱼,就是能做种用的,然后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里面,一下就冲走了,就剩了6尾,心情还是很难受的。(当时有没有想着放弃?不做了。)没有,冲走之后,拉我表哥入伙吗,就是在那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情况下,死缠着他入股,然后又买了一些,筹了10条,第二年就成功了。【录音完】
邓庚说这样的成功来得非常不容易,也是逼得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孤注一郑换来的。我们了解到邓庚也曾有过靠求学走出大山、跳出农门的梦想。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然而2000年,正当邓庚马上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却患上重病卧床不起,哥哥也生病休学在家。懂事的邓庚暗下决心,要用自己还有些稚嫩的肩膀为父母分担重担,他作出了痛苦的选择——回家务农。【出录音/邓庚04】初中毕业就没有上学了,家里条件不好,我哥也在上学,家里就没有什么劳动力了,我妈又身体不好,我爸要照顾我妈,这样我就回来帮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初中念完就没有念书了。【录音完】
年仅15岁就辍学回家的邓庚忙里忙外,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少有的闲暇时间里,邓庚站在自家的院场边上,不断思索怎样才能改变家里的贫困面貌。2001春天,邓庚走亲戚时看到表姐夫家养有娃娃鱼,他就想野生的娃娃鱼越来越少,能不能把养殖娃娃鱼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既能保护娃娃鱼又能增收致富?就这样,邓庚四处借钱,从2001年到2005年,开始了野生娃娃鱼圈养工作。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加之初始养殖,邓庚并没有在养殖上面获得多大的利润。到2005年,市场逐步成熟。邓庚准备加大投入,探索娃娃鱼人工繁育,但当时附近没有成功的先例,所有家人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反对。【出录音/邓庚05】包括我父母啊就劝我不要搞这些,就把小的养大算了,不要想着搞什么繁殖,别的那么多人搞都没有成功。当时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认为我这个是搞不成功的。但是我自己比较有信心,我喜欢观察,在原来那些长野生娃娃鱼的河里,我有时候就一整晚上的观察,看它什么时候出洞、觅食,生活习性那。然后再模拟野生的环境,把养成的半成品娃娃鱼再放进去观察,就这样,通过五六年的努力才开始产苗子。【录音完】
近六年的艰辛努力,邓庚终于掌握了成熟的娃娃鱼繁殖技术,然而这样的付出是别人很难想象的。邓庚说现在模拟野生环境建设的繁殖场都是当初靠自己和工人肩挑背扛运来的材料建成的,为了省下工钱,自己年纪轻轻的身体就已经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出录音/邓庚06】沙子这全都是人从下面背上来的。当时没有公路,因为遭受洪灾,路都毁完了,这一段本来就是山沟沟,也没有公路,就只能从小路背上来,干那些活,我腰现在都弄的有些问题。【录音完】
这样近乎付出伤残身体的代价换来的娃娃鱼繁殖技术,邓庚并没有独享其成。在自己逐步富裕起来的同时,为了带动农户养殖、共同致富,他不停地走家入户劝说附近的乡亲加入到大鲵养殖产业中。对家庭情况较差的农户采取投放的模式,先将幼鱼赊销给农户,等到养殖成功,农户获利后再收回成本。在养殖过程中,邓庚还无偿地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定期为养殖户指导。据统计,目前在邓庚的带领下,四亩地镇娃娃鱼养殖户已经达到126户、养殖大鲵近5000尾。
在带领乡亲们大量发展娃娃鱼养殖的同时,邓庚自己的娃娃鱼养殖也是风生水起,目前他一共拥有3个大鲵养殖场,有种鱼60多条,养殖商品大鲵200多尾,资产总值超过100万元。时下,为了让娃娃鱼养殖持续健康的发展,邓庚又把养殖商品大鲵作为重点。在原有的原生态繁育场的基础上,2012年又投入60多万元在家门口建起了仿生态繁育场和工厂化养殖场。【出录音/邓庚07】现在养的这种娃娃鱼,就在水池里或者水盆子里养着的,养出来的娃娃鱼长的速度快,长出来以后,和我们河里以前长的野生娃娃鱼体型、肉质、外观、体表的颜色都有一定的区别,都已经看不到以前野生娃娃鱼的样子了。我这种搞生态娃娃鱼理念,就是养出来的半斤到一斤的娃娃鱼放到生态的池子里去,就我们这种自然的泉水,流动的水建的生态池子,放在这里面养,给它为活饵料,长出来的娃娃鱼就接近原来的野生娃娃鱼。水产在南方是优势产业,在我们北方,饵料成本都比较高,我们只有走这种生态化的道路,养殖生态娃娃鱼,以后就有竞争优势。【录音完】
十年来,邓庚为娃娃鱼繁衍生息和带领乡亲们致富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他多次被宁陕县和四亩地镇党委授予“农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创业致富标兵”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安康市委组织部评为农村十大杰出青年创业致富标兵。邓庚说,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自己更加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为家乡父老乡亲增收致富贡献力量。【出录音/08】下一步规划就是首先把我这个集约化的工厂化养殖场、外面正在修建的搞好,明年的话我新建的两个繁殖场也开始产苗了,然后动员更多的当地老百姓来养殖娃娃鱼,通过我这规模化的养殖和销售,带领大家致富。(估计能有多大的经济效益?)争取明年让全镇养殖量上一万尾,也就是一尾增收100元的话,能增收100万。【录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