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模式降低了“免费教育”门槛

作者:江德斌 来源:南海网 发布时间:2011-09-28 00:00 【打印本页】

 

  陕西贫困县宁陕推行15年免费教育,即今年秋季开学起,所有学龄前儿童将可以免费上幼儿园。宁陕为推行免费教育将投入财政收入的近四成,远高于12.5%的全国平均水平。官员称宁陕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不愿宁陕的免费教育对其他地区产生压力,更不愿他们因此尴尬。(据9月27日《郑州晚报》)

  为了推行15年免费教育制,宁陕县将财政收入的40%投入到教育中。因迁建宁陕小学缺乏资金,县政府将办公楼卖掉,县直部门则迁到原校址办公。正是大手笔的财政投入,以及宁陕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的观念,才能逐步建立起15年免费教育制度,使其惠泽到每一个家庭,并赢得民众的拥戴。

  这件事不由让人想起一个佳话,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刘文辉曾规定,如果县政府建筑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枪毙,在其主政的西康省,学校拥有漂亮坚固的校舍,县政府却在简陋破败的平房里办公。今非昔比,我们不提倡用暴力行政解决教育问题,但其所倡导的精神却值得继承下来。可惜的是,现在贫困县大兴土木建豪华办公楼的新闻常有,不惜财力投入到免费教育的却硕果仅存。两下对比,却是大大的倒退。

  以往实施免费教育的都是经济富裕地区,财政实力比较雄厚,能够支撑得起,比如神木县、吴起县、石排镇等,均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推行免费教育以惠及民众。贫困县宁陕模式的另类做法,打破了旧有观念,大大降低办免费教育的门槛,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并非只有经济发达才能搞免费教育,只要你想做,总会找到办法的。

  宁陕县的模式,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尽可能地压缩政府部门的行政开支,以便集中财力办教育。而且也不是一步到位,乃是根据情况逐步推进,依次推出农村住宿生营养计划和生活补助、免费职业教育、小学到高中免费教育、蛋奶工程全覆盖、免费学前教育等政策,这样财政压力就不至于过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宁陕县有长期免费教育规划,有推行免费政策的决心,受到百姓的认同,才能顶住改革压力。

  目前,教育产业化已被证明是一条失败的改革,加重了民众受教育的负担,急需拨乱反正,回归到公益性教育的道路。而且,之前我国就实施过数十年的免费教育制度,事实证明财政完全可以承受。从世界范围来看,基础教育免费化亦是现代社会的共识,许多国家都对国民实施免费教育福利,连经济落后于我国的印度、非洲、南美等地区大多也已推行免费教育。

  教育是国民的基本权利,亦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贫困县都已开始重视教育,大力推行免费教育制度,其它地方还有啥借口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只要把建豪华政府大楼、三公消费的钱砍掉,拿去搞免费教育绰绰有余。(时间:2011-09-28 09:02 来源: 南海网 作者:江德斌 )

    更多相关报道和评论请看宁陕政府网专题:贫困县的15年免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