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请为贫困县的15年免费教育叫声好

作者:任可 来源:竞报 发布时间:2011-10-19 00:00 【打印本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宁陕县日前推出教育新政:今年秋季开学起,所有学龄前儿童将可以免费上幼儿园,率先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宁陕为此将投入其财政收入的近四成,远高于12.5%的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县搞起了“富教育”,该新闻赢得众多称赞,一如网友陈峥嵘所说:“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如此倾尽全力办教育,应是教育之福,百姓之福,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令人感奋。”

  质疑者却认为宁陕此举是政治作秀,其实质仍然是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绩冲动,“……这种投入归根结底还是领导个人意志的体现,此领导一旦离职,这种民生制度就岌岌可危,政策的延续性令人忧虑。所以说还是政绩冲动的属性。”

    在质疑者那里,官员的“政绩冲动”似乎不是一件好事情。事实上,“政绩”这个本意乃指官吏执政办事成绩的中性词,也似乎在各种罔顾民生的扭曲的政绩观大行其道的现实语境下,满含了贬义,甚至忌讳谈及。尽管,这“政绩”不管是对于一方百姓,还是对于一国一族,都有着那么切实可感的重要性。

    而就正常状态而言,这所谓“政绩”的切实可感的重要性,当然不是体现在耗费百万公帑立起来的塑像上,更不体现在挪用水利建设资金盖起来的寺庙里,而正是像此次宁陕、此前神木等地所做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那样关系到万千百姓福祉的大实事、大好事。

  “一周靠一罐咸菜下饭”的学生让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决定启动教育改革,这就是以人为本体恤民生;“培养一个,脱贫一家”的意识让宁陕县政府卖掉办公楼建学校,这就是目光长远会算大账。而这一切又或许跟主政的陈伦宝书记的乡村教师出身不无关系,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一届政府对于对国民教育的诚意与决心。而更为重要的是,宁陕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行动为我们的国民基础教育提供了又一个优秀范例。正如网友反驳质疑者时所言:“有些人会说他们是在作秀,但为什么有些地方宁可在其他方面作秀,也不愿意在教育上作秀呢?”

  事实上,据《华商报》报道,同样是在陕西,全国百强县府谷和国家级贫困县镇坪,已于今年春季开学即分别实行了15年和12年的免费教育。如今宁陕的跟进,难说与此示范无关。因此,能否实行15年的免费教育,说到底,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需要的只是一种魄力、一种眼光、一种观念。

  早在1904年,清政府的《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就有言:“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以教育之重要,如何保证不致人走政息,亟待从制度建设层面予以解决。而在此之前,在现实情境下,宁陕此举即便只是一种“政绩秀”,我们也要为这样关系着一国一族之未来大计的“秀”叫声好。

    更多相关报道和评论请看宁陕政府网专题:贫困县的15年免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