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李瑞环同志所著的一本书《务实求理》,其中一段话让人记忆犹新。“群众最实事求是,最通情达理。他们衡量一个政府、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否尽职尽责的标准,不仅看他们办了多少事情,更重要的是看他们尽心尽力的程度。如果真的尽了心,竭了力,有些问题即使一时不能解决,群众也会理解的。”掩卷沉思,结合我县正在开展的“连心工程”,略有心得,愿与大家分享。
今年以来,为积极探索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我县深入开展了“连心工程”。全县各级干部通过“千名干部连万户”等有效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宣讲党的政策,为农户提供各种便民服务,使广大基层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8月17日,县委陈书记在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列举了连心工程中发生的5件小事,个个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开展“连心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回想我参加工作以来的10年里,其中有4年多的时间在乡镇。每天都要面对群众,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出现了许多让我十分感动的瞬间。
记得在2000年的冬天,我还在蒲河法庭工作。当时我有幸参与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双千双百”工程并担任古里沟村村委会副主任。一次下乡的过程中,我走访了1户五保户。他家有4口人,两位老人都已70多岁,两个儿子30来岁,都是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家4口人住在2间破烂的土坯房里,家里仅有的粮食就是一袋洋芋和半袋大米。我看了之后心里特别难受,只知道农村有很多家庭比较贫困,但这户人家的贫困程度还是让我感到触目惊心。摸了摸裤兜,只有60元钱,我便请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明海帮忙买点米面送给他们。半个月后,我和李支书再次去看他们时,男主人紧紧拉着我的手握着就不松开,虽然他激动地吱吱呜呜什么也说不清楚,但我从他包含着泪光的眼里还是感觉到了一个质朴农民无法言表的感激和感谢。是啊,我付出的仅仅是我的微薄之力,而我得到的却是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深沉的心意。
2001年4月,法庭受理了一起普通的离婚案件。和大多数离婚案件一样,理由都是“感情不和”,几次调解双方都互不相让,言辞激烈中不乏恶语中伤,看起来好像没有丝毫缓和的余地。但认真的调查了情况后,我们考虑到当事人刚结婚不到1年时间,彼此还在相互适应和磨合期,我们决定多做做两位当事人的工作,尽量挽救这个家庭。经过我们前后3次主动上门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案件以女方撤诉结案。第二年再到筒车湾办案时,竟然在返回途中偶遇了这对小夫妻。他们家已经在公路旁修建了新房,做起了香菇木耳生意,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见了我们立刻硬要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吃饭。我们一再表示执行公务不便打扰,但他们拉住就使劲儿往家里拽,最后甚至抢了我们的公文包和行李藏了起来。盛情之下,我们只好依了他们。酒桌上说起一年前的事,小两口是一番自责一番感谢,最后强强联手把我们喝了个天翻地覆。现在想起这件事仍是感触良多。对于我们那只是多一份职责内的尽心尽力,挽救一个家庭,创造一份和谐都是份内之事,但群众没有忘记,他们用最淳朴的方式回报了我们,也使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认识。
2002年6月9日,四亩地镇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按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我和另外1名公安民警动员沿线群众参与柴家关村至四树坪村的道路抢通。这场大灾,使许多农户都成了“三无户”。灾情刚发生的几天里,由于粮油等物资无法及时送到,我们修路期间的“工作餐”都是村民从自家未被洪水冲走的仅剩的一点粮食凑到一块做成的。蔬菜只有一种,就是洋芋。 这已经是那个特殊时期最好的“佳肴”。第5天下午,那位每天给们做饭的大嫂,把我和另外一位民警叫到一边,偷偷的给我们碗里舀了两瓢“酸韭菜”。她说“你们干部天天吃一样的饭菜肯定受不了。越是干体力活,越要多吃饭。这是我在别人家给你们找的一点酸韭菜,岔个味道好下饭。剩下的我先收起来,以后每次吃饭给你们舀一点。”说完转身就走了。当时,捧着一碗酸韭菜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或许平日里这种“酸韭菜”我是真的连尝都不愿尝的,而在历经百年大灾后蔬菜极度匮乏的时刻,我得到的已远不是一碗酸韭菜,我得到的是一颗真诚的心。我也深深的知道,大嫂要将这份心意盛给的,也远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代表着的这些在他们最困难时来到他们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体。我收下了一份朴实的情怀,也铭记了肩上沉甸甸的一份责任。
一滴水就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工作中的这几件点滴小事,让我对责任,对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正像陈书记在4月23日召开的“连心工程”现场会上所讲的那样,“群众很理解干部的难处,有的群众提的问题多年也没有解决但群众很理解,他们也并不是要你解决很大的问题,关键是经常联系,与群众建立起良好的感情,群众就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想,只要心中时时装着群众,想着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就一定能换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得到群众的信赖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