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现有离休老干部38人,其中在本县居住17人,在外省市居住21人。另有遗属33人,平均年龄在82、78岁,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77岁。老干部局有工作人员5人。
近几年来,宁陕县老干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老干部政策,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干部“两项”待遇得到全面落实,充分发挥了老干部工作健康发展,老干部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为全县改革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认真学习,提高素质,找准工作载体
一是加强老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每周三组织离休老干部集中学习,重点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国际国内形势学习,并及时向老干部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今年省市县老干部系统开展“大比赛”主题活动,我们借这次东风,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等 80多篇老干部工作重要文件,还有哲学、中共党史等相关内容。学习笔记人均达1.2万字,每人书写心得体会文章2篇,办专栏4期;“三比”活动有安排、有方案、有总结。通过加强老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五好”支部创建活动,加强对企业离退休干部的检查指导,使离退休干部党员都能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接受组织管理,得到组织关怀。教育引导离休干部顾全大局、维护稳定、支持发展、服务社会,确保离休干部政治鉴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二是落实好老干部各项政治待遇。在政治上关心老干部,不断完善老干部责任联系制度、参加重要会议、传阅文件、通报情况、上门谈心等制度。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机关工作人员负责联系老干部工作制度,认真执行离休干部责任联系人制度,机关在职干部分别与离休干部结对子,将离休老干部具体分配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对联系服务对象定期走访慰问,每年向老同志通报情况2次以上,随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并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反馈,发现问题随时进行协调处理,并对生活困难离退休干部党员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确保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近年来,我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走访慰问了22名居住在外地的老干部,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送到老干部手中,使老干部深受感动,促进了老干部队伍的和谐,确保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坚持开展节日期间走访慰问老干部活动。每年春节、“七一”、老年节等重大节日,我们对居住在县内的离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对外地居住的离休老干部采取电话慰问、汇兑慰问金等方式进行慰问,听取他们的建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全体离休干部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坚持为老干部提供优质服务。我们把老干部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只要老干部有需要,总是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对居住在兴平市、安康市的离休干部侯建功、谢俭做心脏搭桥和安支架手术,需借支医疗费,我们主动为其协调解决专项住院费13.78万元。手术后局领导亲自前往看望慰问,离休干部和家属深受感动。三是加大了老干部工作的调研和宣传力度。今年来,我们在广泛调研、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宁陕县做好易地安置老干部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调研文章,在《金秋》杂志刊登;发表调研文章2篇,在各类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登载播发信息稿件20余篇,其中省级报纸杂志刊登5篇。通过舆论宣传,展现了离休老干部在新时代的新面貌、新风采,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尊重、关心、爱护、支持老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为全社会尊老敬老创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四是每年为老干部征订“一报两刊”,征订各种报刊、杂志14份,对年老体弱和行动困难的老干部送学上门,为老干部提供了学习资料。五是全县退休干部信息录入工作全面完成,退休干部信息库已经建成,为以后退休干部的有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落实老干部各项政治生活待遇。
县委对老干部工作高度重视,定期听取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老干部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个机制”建设得到顺利推进。一是生活待遇落实到位。全县离休干部离休费、生活补贴及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帖按月全额发放,无拖欠情况;二是医疗费无拖欠。我县财政克服各种困难,调剂资金,按季度划拨,优先保证离休干部医疗费的落实。我局安排专人随时收集整理老干部医药费发票,到医保办核报后及时给老干部兑付,全年县财政支付老干部医药费187.20万元,无拖欠情况;三是认真做好离休干部护理费及遗属生活费的调整落实工作。我们收到陕组通字【2010】60号《关于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的通知》及陕组通字【2010】157号《关于调整去世离休人员无工作配偶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后,迅速对离休干部及去世离休人员无工作配偶进行摸底排查,特别是对居住在外地的离休干部及去世离休人员无工作配偶及时了解情况,确保按标准将护理费发放到老干部及遗属手中。今年,邀请县委、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并集中组织看望了全县离休干部遗属33人,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党的温暖。
三、强化组织管理,优化工作条件,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是把政治素质较高、身体比较健康的老干部继续聘请为党风廉政监督员、创卫工作监督员等;二是引导老干部为建设和谐宁陕建言献策。上半年,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老干部为我县重点项目建设、群众期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县等工作建言献策,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3次、举办培训班2次。9月份我局组织离退休干部80多名,开展了“看景点建设、话旅游发展”主题活动,参观了上坝河森林公园和国际狩猎场旅游景点建设。10月份组织30多名离休干部和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参加了宁陕中学艺术节活动,观看了体育表演,腰鼓表演,参观了宁陕中学生物标本室和中学生手工制作、书画作品展。10月底又参观了迎宾房地产公司“幸福花园”看到一栋栋高楼拨地而起,建设工程,老干部们欣慰的说:宁陕县城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我们更希望宁陕的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通过一系列参观活动,使广大离退休干部充分了解宁陕的新面貌、新变化,激发老同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在11月份,我局举办了宁陕县老年大学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100多人,举办了国际国内形势学习班,,请县委党校校长作了十七届五中全会辅导,开设了老年健康知识讲座,请县医院资深内科医师为老同志讲课。
四、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指导老干部参与关心下一代作。
发挥余热,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是大多数老干部的共同心愿。为鼓励老干部“老有所为”,老干部局广泛动员离休干部能与“三个文明”建设,指导老干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离休干部黄和、赵秉善同志近年来先后到宁陕小学、贾营、老城小学、江口中小学、县中队、平利县、安康烈士陵园等地为青少年学生及社会人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3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及社会人士达10000多人次。五是组织老干部撰写回忆录,在【桑榆叙事】和【桑榆情怀】一书出版,刊登4篇文章。秉善同志个人收集珍贵图片100多幅,共分“激战牛蹄岭”、 “ 解放平利” 、“渣滓洞革命先烈事迹”、“ 宁陕录” 等五部分,配有大量文字说明,记录或回忆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每年清明节都要带上图片自费去安康烈士陵园和牛蹄岭梁兴贤塔为广大干部、职工、部队、学校、群众义务演讲3至5天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和更好地教育青少年,深受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赞许,这样已经坚持了十余年。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书画比赛活动,4幅作品获奖;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老干部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五、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多年来,他们把老干部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老干部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心全意聚精会神地为老干部服务,不图名、不求利。一切工作围绕老干部的合理需要转。一是认真帮助老干部解决老有所医的问题。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即高年龄、高发病),为解决他们住院和药费报销,老干部局多方协调资金。同时,对住院老干部也都带上慰问品予以及时看望、慰问。86岁的离休干部候建功因病住院期间,病情突然恶化,老干部局领导知道后放去国庆节休假联系县政协领导一同赶往兴坪市果断提出转院治疗,并立即安排将其送往咸阳,经抢救脱离了危险。这类事情不胜枚举,离休老干部也非常感激。二是老干部去世安葬、全程协助。2010年大年三十,居住在咸阳市经阳县的老干部郭文成同志因病去世,接到老干部家属的需求电话,我局领导知道后及时赶到和郭文成家属一起协助办理后事,家属感动的热泪盈眶,并为郭老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介绍了生平简介。五是倡导科学合理符合老干部实际的工作方法。如,在接待老同志的来信来访中要做到“六个一”的要求,即一幅笑脸、一把椅子、一杯茶、一番热情话,必要时给有关部门打一个电话或写一封信以解决老同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