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别样的荷花

作者:姜 娟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6-23 00:00 【打印本页】

     

    儿时,见到荷花不以为然。长大了,有朋友问起我,春有迎春,秋有菊花,冬有腊梅,夏天你喜欢什么花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

    还记得今年四月份去安康参加新闻写作通讯员培训班临走前,单位同事送给我一本书名叫《焊接时空的亮点》的新闻写作书,作为我学有所成归来之前的鼓励。蓝、白相间的封面上几朵色彩艳丽的荷花分外醒目,闻着淡淡的墨香,让我不禁又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大学校园里的荷塘,当我们诵读这篇文言文时,学校实验楼窗外的阳光下荷花别样多姿,它们绽放着娇娆的花姿,绽放着美丽的。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清廉自莲吧。爱上荷花,也许是由于身在大学校园里的我从骨子里爱上了文学和所学园林规划与建设专业的缘故,校园里的荷花池便成了我和朋友的“栖息之地”。

    曾在《园林植物与花卉》一书中学习过关于荷花的生长习性与种植管理。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等,生于沼泽、湖泊之中,有净化水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等功能,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多用播种和分藕繁殖。它的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由于荷花是花卉王国里的皎皎者,已被列为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南方的夏季,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尽管酷暑高温,但丝毫不减人们对荷花的钟爱和欣赏。我想,每个人钟爱荷花都有自己的理由,莲农之所以钟爱荷花,是期盼收获莲蓬和莲籽;文人墨客之所以钟爱荷花,是想从中得到创作诗文和图画的灵感;我之所以钟爱荷花,是因为荷花纯洁、高雅。去年,去拍摄了几次荷花,回来后感想颇多。

    夏日里的池塘,那荷叶碧绿可爱,犹如一把把圆伞撑开在水面上,又似一个个碧玉盘托在水面,微风过处,一波波的绿浪翻滚而来,茎秆托着花朵挺立于水面,在风中快乐地摇曳着,点点粉白点缀域碧绿中,空气中流淌着荷花的幽香,有一种说不出的赏心悦目。众所周知荷花的出生地是肮脏的,可她却高雅素洁、雍容大度,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而荷叶硕大浑圆,紧贴水面却从不随波逐流;荷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生性倔强,宁折不屈。然而,这些墨绿、浑圆、厚重的荷叶,多少年来默默地居于人们所说的“陪衬”地位。正因为有了荷叶的陪衬,才有了荷花的美丽。正因为她的冰清玉洁,她还把美丽留给人间,把芳香留给大地,把自身献给人们净化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清清白白做一个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人,它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出自《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思想,都在警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廉洁自律。然而现实社会就犹如一口大池塘,鱼虾、淤泥、水草、荷花总是相伴而存,但荷花却能“出淤泥而不染”,这就是荷花高雅之所在。《爱莲说》一文中说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说到菊花,“花之隐逸者也”,那么最终要说的还是莲花,我想这是几种不同人格、不同价值取向的比较。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一个人一旦堕落、腐败,最终取决于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的哲学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鉴于以上分析,我要大声疾呼:请朋友们学会赏荷花吧!眼下是荷花即将盛开的季节,我们应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精神上的净土和家园,要自觉地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清白做人,踏实做事,不能被物欲蒙蔽了,坚持远离麻将方阵,远离山珍海味,抵制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放飞心情到田园去欣赏一下荷花吧。在欣赏之余,在脑海里重温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从中学习有益的为人做官的道理,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逐步培养廉洁从政信念,让党性和人格的修养转化为自觉的廉政行为,让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种子在自己心灵深处牢牢扎根,使廉洁成为全社会的生活准则,从而像仙子般的荷花一样,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圣洁,无私地释放着自己的芬芳。

    于此,当我们再徜徉夏日的荷池,注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或“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之际,你一定会读到一朵朵别样红艳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