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水间
——送给我可爱的家乡:安康,宁陕
有些山,我们无法割舍;
有些水,我们无法忘却;
有些桥,我们无法离去;
有些情,我们一生相随。
——题记
山
十八岁那年,我离开家乡求学,带着他人羡慕的眼光,走出了这片大山,我本以为我与山的缘分已尽。坐着南下的火车,见的山多了,似乎也都见怪不怪,我想,不管怎样,心中都与那片封闭的大山渐行渐远了。此后的四年里,就一直过着城市里的生活,但内心总有一种漂泊感。那时,我才知道,我永远是山的儿子,故乡才是我的根,我的灵魂寄托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的山。想起它,浮躁的心灵就会变得宁静和坚实起来。我知道,我离不开那片割舍不掉的山。
四年后,我回来了。看着车窗外越来越密集的大山,我不再像是当年那般急切,而是一种落叶归根的宁静,我知道,看到了山,就看到了家。宁陕,大山的儿子又回来了。
求学期间,我也去过很多的山,可始终找不回家乡的山带给我的那种内敛和深沉。
故乡的山,内敛如画。它总是与山溪为伴,与流泉相依,常年溶进溪水的柔波里,清澈的水质滋润着细腻的肤肌。青青草木、嘤嘤蜂蝶、啾啾虫鸣、喳喳山雀、习习山风、潜流瀑布,虚怀若谷,真正是山的气度。童年的我,喜欢每天早上邀好友三五人,登上山峰,站在顶峰,腑瞰脚下的整个山城。此时的宁陕像是一个懒散的小孩,在青山的怀抱里安静地躺着,炊烟与白云就飘浮在青山与蓝天之间,构成了一幅清新亮丽的背景。那条名叫长安河的水,在山间悠然而出,一路蜿蜒,穿过小城,又没入了群山之中。极目远望,蓝天白云下的山野,二者相得益彰,是如此地静美。
故乡的山,深沉如歌。它少言寡语,不似名山那样张扬。它把自己金子般闪光的智慧,银子般灿烂的思想,钢铁般坚强的意志,燃煤一般炽烈的热情都深深藏在内心深处。山中,绿杉黄柏、青松翠竹、山花野草,布谷、夜莺、黄鹂、白鹭……各种木材、各种鸟类、天珍物宝,应有尽有,一座山就是一座宝库。故乡的山,不只成就了宁陕的富饶,还告诉宁陕儿女们生活中的处世哲理。因从小与山为伴,清晨推窗入眼的就是山,登上山后望着的还是山。时间久了,宁陕人渐渐读懂了山,山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处世,如何自处。
水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虽算不上智者,可也喜欢让自己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走过了许多地方,见过了许多水之后,回到故乡,坐在长安河的岸边,细细地一想,再细细地一看,我发现,最喜欢的还是故乡这长安河的水,我的故乡水。
长安河,拥有一个与十三朝古都相同的名字,它代表了八百里秦川人一个共同的愿望:长治久安。之所以把长安河称为我的故乡水,是因为我曾在她身边生活了二十多个春秋,她也就陪伴了我二十多个春秋,哺育了我二十多个春秋。
人们把水,珍称为“乳汁”,是因为人的生命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涓涓流动的水就像乳汁一样流进我们的身体里,再变成汩汩流动在我们身体里支撑滋润着我们生命的血液。长安河,如艾青笔下的“大堰河”一般,不仅养育了我的身体,而且滋养了我的灵魂。
但是,十年前的她可不像现在这样。那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对母亲河的保护,任凭她曝露在污水泥沙之下,宛如一个孤独的老人。终于,在2003年8月29日,她哭了。她哭得泪如泉涌,哭到了每一个宁陕人的心里,让人们听到了她心碎的声音。于是,幡然醒悟的人们重新扶起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重新为她梳妆打扮,重新让她焕发光彩。
如今的长安河,杨柳拂岸,和风习习。一年四季清亮得像一面镜子,在一米多深的水面上看水下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就像看家里鱼缸里的鱼儿那般地清晰。 河底的卵石永远闪着瓷器样的光亮和滑润。水底也长极少的水草,那些水草整天摇头晃脑地顺着水流,漂动着身姿,像是舞姿极美的绿色水中精灵。
我美丽的长安河,又一次回到了她年轻时的模样。
在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我美丽的长安河不在孤独,她养育的宁陕儿女再一次回到她的膝下,将她高高托起。
桥
如果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那么,这故乡的桥,就像是连接着父母感情的绳索,他让我们这些子女,在他们的怀抱中幸福的生活。
假如你是第一次来宁陕,一定会惊叹于宁陕的桥之多。永安桥,建安桥,平安桥,长安桥……他们早已不单是过路的工具,而是寄予了宁陕人深切的期望。正是这一座座的期望,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将河堤两岸的人们紧紧的牵在了一起。
谈起故乡的桥,心中便荡漾起说不清道不明的快意。忽远忽近,一丝丝、一缕缕。那充满欢言笑语的童年片段又一幕一幕浮现脑海。桥的记忆很深,桥的故事很多,亦很动人。
踏上故乡这方土,又一次驻足小桥,无限感慨涌上心头。夏日里,人们在桥上纳凉,聊天,下棋。此时,夕阳下的桥熠熠生辉,似乎他也和人们共同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祥和。冬日里,桥上来往的人很少,夜幕袭来,雨雪风霜无情地在小桥身上刻下斑斑印迹,已略显出沧桑而老态。然而,岁月无情,小桥有情,屹立在风雨中不变的是她那份坚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那看似脆弱却又坚强的躯体担负着永恒的使命,无怨无悔。这便是她永远的守候。
情
有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陕的山养育了宁陕人的内敛深沉,宁陕的水养育了宁陕人的随和善良,宁陕的桥养育了宁陕人的无私坚强。
是宁陕的山教会了我要有山一样不屈的脊梁,是宁陕的水教会了我要有水一样清澈的心灵,是宁陕的桥教会了我要有桥一样的鉴定和执着。
这就是生我的土地,这就是育我灵魂的土地,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爱的深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