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我的外婆

作者:陈敏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10-08 00:00 【打印本页】

    我的外婆去世已经好几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时常回荡在我的耳际:她的勤劳、乐观、坚强、善良、贤惠、大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等优良品质,将激励我学习一辈子……

    多少次,都想写写我的外婆,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机缘。今天,我有写作的欲望;所以,就想提笔写写我的外婆。

    儿时,时常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外婆是一岁死了母亲,两岁死了父亲,从小跟哥嫂长大;七岁就当了别人家的童养媳。由于外公家境稍好,家里有很多的房产和田地;所以,在那个年代,外婆很自然就成了童养媳(指小时候去别人家干活,等长大以后再圆房成亲、生儿育女);由于外婆生的孩子,有几个都夭折了;所以只剩下母亲一个独苗。因此,外婆很是要强,不管自己吃多大的苦;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母亲上学(母亲是1966年在宁陕中学毕业的初中生)把她当成儿子来养。母亲清晰的记得:为了给她攒学费,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外公和外婆冒着倾盆大雨,去山上砍竹子卖……..再加上外公常年在两河区政府当厨师做饭,家里的农活全都丢给外婆一人,一年除过种几亩地外;外婆还喂鸡、鸭、养猪、种菜等等。每当逢年过节,外婆还给各个单位做“红豆腐”(即现在人们说的豆腐乳);做好后,还亲自用背篓送去。(过去用的是那种石磨子,必须自己一边添、一边推;所以,每天早晨,外婆很早就起床,方能完成整个程序。)回头想想,外婆是多么能干的一个人呀!由于外婆的勤劳、善良、贤惠。所以,不管在哪?只要有外婆的身影,人们对她的口碑都好;并且,亲切地叫她“大善人”。

    现在,我一天天的长大,母亲就说:如果没有我外婆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所以,母亲时常教导我要“忆苦思甜”、“好好工作”“与人为善”“勤俭持家”,争取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